不仅是军争时以奇谋策算破局,亦有施政时不循规蹈矩的除时弊破局。
昔日郑璞上表“固本三策”时,丞相心中便知道了,其总能思及他人不能及,看待事物与处理问题时从不拘泥于礼法或世俗之念。
最重要的,乃是郑璞不惜名、不吝身,且无有乡党之私或友朋之徇。
如“推恩”之策与萧关道回绝马谡,就很好证明了这点。
至于他人言郑璞类法正睚眦必报且行事太过于狠戾嘛
天道有常,昼夜尚且交替轮回,大汉诸如蒋琬、费祎等不乏守德者,正好与之裨补。比如一件对朝廷裨益但有悖于礼制的事情,权柄在握的郑璞大刀阔斧推行了,后续会有蒋琬与费祎等人出面平复各方情绪,让朝廷既得利又不损誉。
昔日先帝尊天子号时,立宗庙,乃祫祭高皇帝以下,并非是祭光武。
前汉之政,乃以霸王道杂之,朝廷安能无有推行霸道者!
自然,历朝历代若将兵马与秉政之权皆在握,多会引发恣睢不臣等不好的事情,但倒不需要担忧郑璞步入后尘。
谷因为不可能步入后尘。
霍弋很早之前便前去南中任职了,关兴如今转在汉中,姜维留在河西,此三人日后乃是为国征伐督将或镇边的国之藩篱。而张苞与赵广如今被召在中军,一旦战事罢了,便会归去戍卫京师,如南北两军故事。
他们乃大汉现今的中坚、未来的砥柱,兵权在握,何须担忧会有董卓之事重蹈?
再者,郑璞为人亦不类董卓。
天子刘禅亦不是年幼无权的弘农王或献帝。
故而,丞相上表成都中,乃是表请郑璞后军师。
职权可参详国事,可督军征伐,临事时可被授假节,乃是大汉如今唯一的军师号僚佐。盖因魏延与向朗兼领的前后军师之职,在领州刺史的时候便卸任了。
不过,并不是现今就授予,而是出使吴国归来之后。
对,丞相遣郑璞使吴。
凉州尽复,与孙吴的战马交易之事也再度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