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决绝

蜀臣 茶渐浓 1254 字 5个月前

莫非,彼疤璞所图甚大,故而不贪此等小利乎?!

秦朗心中既隐约有些庆幸,亦暗自凛然。

庆幸,自然是他可以遣人去告知郭淮走乌水河谷进军。

而凛然乃是他觉得郑璞不会无的放矢、必有所图,但他却猜测不出其意图所在。

但他并没有过多纠结。

司马懿与他的书信早就传到了。

既然司马懿让郭淮来决机此地的战事,他只需将军情明了传达、坐等听候调度便可以了。

以免妄自行动而误了军机。

这也是秦朗备受天子曹叡亲近的缘由。

不争权,亦不贪功。

但这种安守本分之心,却令郭淮有些惆怅。

久在雍凉之地的他,在得到秦朗传来的军情后,当即长叹了一口气。

谷舣因为他大致能猜测得到,汉军所欲何图:彼疤璞此举正是等着他与秦朗部合兵!

抑或者说,他与秦朗部合兵后,汉军的进退将更从容!

兵法有云“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的确,疤璞督兵乃直指贺兰山以南而来。

然而,他非要攻伐魏国的屯田之地不可吗?

为何没有想到,郑璞此举乃是为了令围困鹯阴城塞的魏军分兵呢!

若是得悉鹯阴外魏国仅剩下夏侯儒与胡遵两部,他径直南下与魏延部合兵共力,以更大的兵力优势一举解围,岂不是同样达成了救援的战略目的?

而届时,刚刚赶到鸣沙山的郭淮部,不得已又要再度返道归来与战。???

如此,汉军乃是“以我之佚,待彼之劳”也!

若是秦朗稍微争权贪功一点,无需等候调度便自决进军与汉军纠缠,迫使疤璞追至鸣沙山,就不会令魏军的处境陷入被动了。

至于汉军追至鸣沙山后,大河以西的屯田将会被破坏殆尽嘛

都督司马懿与他的书信中,明言此战的将士战损都无需有吝惜之念!

今不过损失些许屯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