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伟森(Donald Wesson)
原创人物。
其实也是个很可爱的人,不是吗?
*美国人:
理查德·赫尔姆斯(Richard Helms )
真实历史人物。
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他年轻时的确是个帅小活儿,也曾在战前的德国活动过,但并非从事医学,而是新闻,德语说得很好,还曾经采访到了希特勒。后来曾担任过中情局柏林行动基地的主任(当然,这个位置也一直在变),66年又升为中情局的局长。
他对莱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感情呢?肯定的是,他在透过莱茵看兰德尔吧,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在莱茵身上,也看到了自己呢?
特别是后来他把莱茵控制在美国,莱茵在他身上看到了等待无望是种什么样悲惨的下场,而他对莱茵,大概就是看到了曾经守望的自己吧。
又或许,他觉得对不起莱茵,他作为兄长,却成为了毁灭他一生的重要一环。他的心情也很复杂。
总是,这又是个复杂的人,但正因为他复杂,我也喜欢他。
弗兰克·罗利特(Frank Rowlett)
真实历史人物。
“黄金行动”,也就是柏林隧道的美国方面负责人,出自中情局D参谋处。外貌什么的当然有改编,小可爱一枚。我不会告诉你们他是我懒得取名字了所以去柏林行动基地随便抓的一个的,哈哈。当然没有死那么早啦!
关于创作:
这是我第一次挑战用第一人称去写一个多线故事,勉强还算是写清楚了。这篇文的文风没那么“欧”,是我的故意为之,因为故事内容有些复杂,人名也比较长,再加上涉及到“苏联”,就想要文风“苏”一点,所以参考了很多俄国名著的翻译风格。
读到最后,读者朋友们应该不难发现,这并不是一本单纯的爱情小说,围绕男主人公们我写了很多个人物,这算是群像吗?应该算吧。那是个关乎于信仰,关乎生存,关乎无声战争的时代……其实是很残忍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很难单纯,更难纯粹。
文中的角色们其实都算不上“好人”,或许我们不该用“好”或者“坏”来评价他们吧,每个人都秉持自己的立场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这些事情带来的后果或许对某部分人有好处,而对另外一些人又会带来伤害,那么这该怎么评价呢?无法评价,因为我们也带着立场。
就比如莱茵,他的确有善良的本性,却杀了那么多的人。对于那个绿衬衫的女特工和一些死在莱茵枪下的叛逃分子来说,莱茵就是魔鬼,他的善良未曾给予他们分毫。而尤利安,萨沙更不用说了,他们的好是对身边的人,以安迪的视角来看,这俩人就是天杀的,以索尼娅的视角来看,这两人却是她活下去的支柱。
另外,书中除了geheimnis这个地方是虚构的,其余出现的地名都是真实的地名。当然,除了“白色宅邸”这种地方啦。我考据也考不到那些大人物们的家里去,呜呜,说到考据,苏联人的名字真是折磨我,他们的机构庞杂到令人瞠目结舌,我已经尽量简化了,至少到了大家能看懂的程度。(我查了那么多资料都还没完全搞懂,真的,太可怕了,我都完全不想再碰苏联的体系了)
关于最后分别的三十年,若有读者细心一点就可以发现,全书我一直在数着年份写,有种倒计时的感觉,而在文案里结束是在1992年,那么不可能一直数到1992年去,所以他们的离别,其实已经暗含其中了。
对了,如果大家有时间,偶尔可以回头翻一翻,随便点开哪一章,或许会有惊喜,因为我草蛇灰线埋了大量伏笔,真的巨多。有时候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比如,莱茵再次回到白色宅邸时,索尼娅不怎么开心的模样,那个时候的她在想什么呢?chapter58最后一段话,其实并不单纯只指着乔治一个人说,某种程度上可以指着所有的主要角色说。萨沙因为愧疚爱上莱茵,尤利安因为愧疚茫然追寻萨沙,艾伦因为愧疚可以为莱茵而死,甚至索尼娅都可以代入……再多说一句,关于尤利安弹奏的几次莫扎特,可以听一听,因为那是随着人物心情而配上的曲子,可以体会到他们当下的心境。
最后,本文致敬我亲爱的柴可夫斯基!
(看完了这本书还没听过June就要检讨一下自己哦,嘻嘻)
参考资料:
书籍类——
《柏林墙下的较量》(戴维·墨菲/谢尔盖·康德拉谢夫/乔治·贝利)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冷战缩影——战后德国问题》(于振起)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
约翰·勒卡雷,阿加莎克里斯蒂,毛姆等作家的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