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夏晨欢从小在宫里长大,他既是皇子又是“侍从”,这两个矛盾的方面让他既能接收到朝堂的信息,又能了解后宫各派系的内幕。

夏晨欢其实清明非常。

夏国皇帝之下以护国将军阮忌独大。这十几年他西征柔夷、北罚突厥、东抗大燕,使夏国版图一扩再扩,渐有功高盖主之势。

而在后宫里他的妹妹阮贵妃也很得宠,连带着阮贵妃生下的五皇子同样尊贵非常。

皇帝其实对阮忌又恨又怕,忌惮他的势力却不敢轻易动他。

而门阀世家中最能与之抗衡的就是丞相殷铂洋,殷皇后的父亲。是以皇帝很多时候都偏向殷家,这次选择夏晨瑜和亲同样有深意。

阮忌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时时主战,穷兵黩武,这次夏国与大燕交好最不愿意的就是阮忌。

何况嫁的是殷皇后的双儿。他以后很有可能成为燕国的太子妃,甚至是皇后。到时皇帝和殷家有燕国撑腰,情势难料。

主和是民心所向阮忌阻止不了,但不代表他不会在暗地里动手脚。

和亲路上夏晨瑜就曾遇过两次刺杀和一次下毒。若不是禁卫军早有防备,一刻不放松的保护他们,夏晨瑜根本到不了两国边境。

或许也是因此夏晨瑜坚定逃跑的决心越发坚定。

阮家势力庞大,拿不准谁就是他们的人。而且当时盯着的人太多,夏晨欢无法给皇帝传消息。

可他更不能不说。虽然必须暂时瞒下来,但夏晨欢从来不觉得秘密可以永远都是秘密。

兹事体大相关两国外交,并不是他一个人能解决的。何况夏晨瑜流落在外,如果被阮家提早察觉,到时就真是如了阮忌燕夏开战的愿。

夏晨欢到达燕国使者府后详查各个使者、官员的信息,又接触一个多月,最终选定了陶文汇。

陶家与殷家有姻亲,陶文汇的母亲和殷铂洋是同父异母的兄妹,两家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