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赵姨娘不知从哪个丫鬟那里得了自己要被发卖的风声,先是去求老夫人,只不中用,老夫人正恨她在外头风言风语毁了梁家名声。她又去找几个孩子商议,那三个倒是可靠的,反复去求梁郝,可梁郝不仅不松口,还将梁瑄梁远二人训斥了好一通,又打发梁响磬回去老实待着,只等嫁人。
万念俱灰之时,赵姨娘想起梁锦来了,只有他的话家里还肯听些,于是她腆着脸过来,成不成的先求一求。
一见她,何须问还是礼数周全,邀她入座,还让人上了茶,“姨娘来是有事儿?”
赵姨娘堆着笑,茶也不喝,梁锦走过去,“大少爷,我来也不为别的,只求你到老太太跟前求个情儿,将我留下罢。”
梁锦止不住乐了,恍她一眼,“真不知你长的什么心,居然想到来求我?我看起来像是好说话儿的样子?”
“你到底和瑄儿远儿是至亲骨肉,就当是为他们,替我说句话儿罢!”赵姨娘又朝何须问连连行了好几个万福,“少夫人,你是这府里心肠最好的,求你劝劝大少爷。上回那事儿实不是我本意,我原是被谭青瑶那死妮子蛊惑,稀里糊涂听了她的话儿,才将那事儿挂碍上你的,我到底和你无冤无仇,怎么白白会冤你?”
梁锦这边垮下脸来,“原来是她……”
“可不就是她!”赵姨娘忙赶过去,“要不我能好端端攀污嫂夫人?全是她从中作梗,就连外头那些个闲话也是她让我传的!”
“……你且去罢。”梁锦默了片刻,令她退下,“我跟母亲说说,至于听不听是她的事儿了。”
话是撂下了,至于说不说的,还全凭他那记性,何须问暗暗发笑,先客套送走赵姨娘,又见梁锦起身,他忙问,“你还真要去说情?”
“啊?”梁锦一头雾水,“求什么情,我到后边儿去一趟。”
他几步走到后院儿,先往谭青瑶屋里瞅了一眼,却抬脚进了白芫笙的屋子。他二人一月里不过假意同房三五天,这一来倒是稀客,白芫笙忙吩咐人看茶,神色犹豫地问:“表哥这就知道了?”
“知道什么?”梁锦无头到脑地朝她望过去。
待人上过茶后,白芫笙才退了左右伺候之人,挨着他身边儿坐下,压着嗓音说与他,“我身上好些时不来,恐怕……是有孕了,表哥传个太医来给瞧瞧?”
梁锦惊得说不出话,兜着下巴上下将她打量一番,嘴里暗暗咕哝,“想不到这姓袁的还真有本事……”
“什么姓袁的?宁哥可是你未来的表妹夫!怎么也算半门子亲戚。”白芫笙翻个眼皮,坐回床上去,离了他八丈远。
“成罢,我就认下这门亲!”梁锦招手又将她叫回来,“明儿我让人传个大夫进来看。眼下我有个要紧事儿得劳你跑一趟,你去外头,让姓袁的给我递封信给一人,那人叫十里河,原先是白玉楼的名妓,就直说是我找她,看过信后记得叫她烧了。”
就着她的书案,梁锦草书一封交给她。照着吩咐,没两天袁时宁果然找到十里河,将信交给她。
梁锦曾记她所嫁之人原是个街边混子,故而信上托她夫君于放榜第二日到寒香寺的山路上绑了谭青瑶,既不要她性命,亦不要打她骂她,只过后几日仍好吃好喝的雇一辆马车将她送回梁府大门。
十里河到底是风月场上的出身,稍一想便知他意欲何为了,发笑着将信点烧,又拿了他一千两银子交予她夫君,此时便敲定了。
放榜前几日,林鸿的伤已好了个大概,梁锦将他叫来院子,亲自将他卖身契交还给他,并将他重新从里到外打量一番,嘴角含笑,眼里泛着冷光说:“你藏得够好的,我竟连一星半点儿都没看出来。”
林鸿仍不怕他,只是恭敬答道:“大少爷平日最不关注这等小事儿,不知道也不足为奇。”
言外之意,是指责他对自己的亲妹妹关心不足了。梁锦有些亏心,咳了两声儿,“成了成了,我知道我这个做哥哥的不称职,眼下就当是为了弥补慕白。要我说,我是一万个不愿意将慕白嫁给你,不说你原是个奴才,只说你家世清贫,难道要让她去缝补浆洗过日子?”
“我绝不让慕白受苦!”林鸿挺直腰直视他,“我虽清贫,好歹读过两年书,亦可以在街上替人写字为生,再不济拼尽一身力气,亦不让她挨饿受冻。”
梁锦还欲再刺儿他几句,却见何须问撩帘子出来,怀里抱着一个小箱,先嗔了他一眼,“行了,你别说话夹枪带棒的。”后又将那只酸木枝雕花儿小箱放到林鸿面前的书案上,“你打开看看,都是梁锦与我的心意,希望改换良籍后好好苦读,三年后登榜高中,这才不辜负慕白对你之心。”
将那盒子打开,猝然见里头搁着一些散碎银两,还有几张银票,能有五千两,最下头还有压着一张地契,林鸿捡起来一看,正是梁府后头千余巷里一座三进三出的大宅子。
林鸿一一看完后,连忙行礼,“使不得!少夫人与少爷大恩林鸿铭记于心,但是东西我不能收!”
梁锦往书案后头的椅上落座,搭着扶手瞥他,“这不是为你,是为了让慕白日子过得舒坦一些,你若是收了东西还不能考个功名出来,就是辜负了我们梁家,更是辜负了慕白。”
“你收下罢,”何须问也在一边劝,“就当是我们给慕白的嫁妆。”
林鸿也不是那种扭捏之人,只将那箱子手下,再三言谢,心里沉甸甸的望向何须问,“还望少夫人替我跟慕白说一声,叫她好好珍重,等我安置好后给她写信。”
“好,你去罢,有事儿就到西门上传一声。闲时也可到家里来,你是慕白的未婚夫婿,上门来探望亲戚也不算什么。”
自此辞过,林鸿先去换了良籍,尔后往那宅子里去,从府里带出去一些日常旧物,稍将院子收拾了一下,便安定下来。第一件事儿自然是找了个书塾拜了先生,后又采买了许多书,开始苦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