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陛下手谕——查实韩渊与人犯逃走之事,并无勾连,因此死罪可免。韩渊玩忽职守,导致人犯逃窜,活罪难逃。念其为大燕效力多年,抄家抵罪,其人革除官职,贬为庶人。"

面无表情地念完,白皎然将信笺往怀中一收。

"韩渊,你可以放心了。陛下恕你无罪了。"

"等等!陛下为何突然改了心意?你干了什么?白皎然!"

白皎然根本不理会他,冷着脸转身就走。韩渊心里着急,三两步赶上去——可他脚下浮软,直接跪倒在地了。

"白皎然!你给我站住!是不是你对陛下说了什么?小王八蛋……你答应陛下什么了?"

韩渊又急又气,就要往外冲。可他还是囚犯之身,白皎然传的不过是个口谕,正式命令还没下。狱卒怎么可能放他走?

“韩渊!不许动,不然按越狱处置!”

"放开我!可恶!"

可不管他怎么着急,那些狱卒都不为所动。他盯着白皎然的背影用力挣扎着,却怎么也挣不出去。

那棵生机勃勃的树就这样走出了他的视线,也带走了那一束阳光。到最后,韩渊也未能得知白皎然究竟做了什么,换了他的自由。

这就是韩渊见到白皎然的最后一面。

后来,韩渊听说白皎然还是上任做了宰相。他气急败坏地冲到白府,可门房得了命令,第一次将他拦在了门外。

韩渊几个月后,孤身离开了京城。他最得意时,满朝堂都是他的朋党。可这一天为他送行之人却是寥寥无几。

而这寥寥数人的送行队伍中,也并没有那个白衣少年人的身影。

【第一卷 尾声】

大燕朝靖帝四年,在史书上是波澜壮阔的一段激荡历史。

这一年,靖帝李广宁三年隐忍,一朝爆发,彻底平定了京城叛乱。

之后,靖帝以雷霆手段收服徐家军,解决这一心腹大患,最终将国家权力空前集中地垄断在自己手上。这是整个靖帝中兴的起始。

五月五日,夜间暴起叛乱。五月六日,平叛成功。五月八日,压服徐骁秋,收回兵权……

相比之下,五月七日这一日,却显得黯然失色。就连史书上,对这一日也只有短短一行文字。

“五月七日,斩逆相杜玉章于午门。”

这一条记载太过平常,往往被人所忽视。毕竟,那一位“逆相”杜玉章,虽然在前期推动和谈中起到过作用,但他却参与了七皇子谋反,屈辱地死在铡刀之下。

在历史的明文记载中,他似乎没有能参与到李广宁后期的辉煌中。

因为燕靖帝李广宁最为人称道的功绩,都在靖帝十年之后做出的。

靖帝十年,李广宁沉寂数年后,突然出手。

他对外怀柔,先是与西蛮修订和谈协约,开互市通婚先河,之后又将这政策推行四方。久而久之,边境上族类区分淡化,人民交往频密,大燕得以吸纳四方贤才,对内,他先是收服武将门阀,之后着力打击世家地主。实行重商政策,鼓励大燕商贾走出国门,与四方贸易,国力达到了鼎盛……

让后世史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燕靖帝年少时倾向于武力靖边,为何突然转变为兼容并蓄?契机是什么?

他突然沉寂的几年,有传闻说他并不在宫中,一切政务都是当时的宰相白皎然代理。

那他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和谁在一起?

……可惜,问题的答案尘封在历史的尘埃里,无人知晓。

让我们回到大燕靖帝四年五月的那个下午。

此时此刻,白皎然正赶赴宰相官邸,预备他正式上任后的第一场朝会。而韩渊孤身离开京城,向着正西方行进。李广宁亲自部署军队搜索七皇子逆党,试图找出杜玉章的下落,而杜玉章生平第一次,踏上了西蛮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