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

都督请留步 携剑远行 1041 字 7个月前

这便是对当地僚人的习俗概括。

夔州物产丰饶,但农业极度落后,且两极分化严重。畬(yu)田是梯田的一种,放火烧山后在上面耕种,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然而当地还有供给给长安的贡米,号称“红莲稻”,口感极佳,只有百余顷,却有朝廷直属官员日夜看护。

夔州江水不能饮用,因为瘴气原因有微毒,长期饮用后颈处会长毒瘤。达官贵人都是喝的山上的泉水,用竹管引入十多里。

还有些地方是被官府直接控制,当年诸葛亮在夔州修了很多水井,这些水井后来就被官府用来向城里的旅客卖水增收。

杜甫家曾经因为山上竹管破裂,带着家中僚人奴仆阿段上山修竹管,路遇老虎狭路相逢互不干扰而过。

这足以说明两点,一是僚人不惧怕老虎,熟悉老虎秉性,甚至家中饲养幼虎也不罕见。二是杜甫虽然写了很多同情底层的诗篇,但他妥妥的处于统治阶级,地位非常牢固。

有钱的外地人在夔州可以买井水和泉水,没钱的本地人在夔州只能喝江水,死不死人那就另说了。

夔州毒瘤病在宋代发展到巅峰,几乎到了十有八九的程度,因为那些引水的竹管大多年久失修被破坏了。

后来官府大力修建引水的管路,情况才扭转。一直到民国时期,毒瘤病依旧是奉节的顽疾之一。

夔州多山多水少田,家家户户都喜好酿酒,在烧酒没有出现,曲酒当道的年代,这种产业几乎是无敌与不可替代的。

夔州有很多酒闻名大唐甚至是作为贡品。这样的经济状况决定了此地的人重商轻农,更是不把当地官府当回事。

此处农业极度落后,手工业仅仅是酒业和以高端麻布为首的产品有竞争力,但商业却畸形的发达,商品交易异常活跃,酒肆更是多得远超本地需求,所以才成为李白、杜甫等人心中向往的打卡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