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红楼之阡陌 秋丨阑珊 2580 字 10个月前

刺桐港给当时的泉州城带来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造就了泉州府,成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

虽然自前朝至今,朝中实行海禁,让这座曾经的东方第一大港的风光不再。但是,这里依旧是许多海商进入大晋时,首选停靠的港口之一,没办法,因着一部《马可·波罗游记》,刺桐港的大名,还是广为世人所知的。

这日,刺桐港依旧一片繁忙景象,各种满载货物的船只来来往往,众多在港口靠着卖力气讨生活的力夫们打起精神,睁大眼睛往船身上看,以期能够遇到一位好老板,多赚一些银钱。

这样的景象在刺桐港十分常见,每天都在发生着。

生活似乎总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力夫还是船上的水手,或者是往来的海商们,似乎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了。

改变肯定会有,但他们不觉得自己会遇到。

十月的天气,北方已经大雪纷飞,一片银妆素裹,刺桐港这里,却是迎来了一个十月小阳春,白天的天气不见一丝寒冷,一些阳气重的壮汉,甚至只需要一件薄薄的衣裳就足够御寒了。

趁着难得的好天气,在码头上的力夫们一刻都不停歇,只想多来几条船,多搬运一些货物,多赚一点钱。

这样的景象,常年往来这里的人都是见惯不怪了。原以为今天也是和之前一样的一成不变。

没成想,今天这种热火朝天的景象,只维持到近午之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码头上鼎沸的人声,渐渐低了下去,直至消失不见。

第5章

这日天清气朗,海天一色。

海面上,可见度极高。海鸥时不时的在海面上出没,偶尔收拢双翅,一个俯冲,从海面上掠过,抓上一条海里游鱼,惊起鱼群一片。

但见,难得风平浪静的海平面上,突兀的出现了一艘白色的船只,与平常所见不甚相同的是,那艘船只的船头上,有三只巨大的烟囱,还有白色的烟不停的往外冒,随风飘动。

码头上,这些常年靠海讨生活的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瞧那些船离着码头的距离如此之远,却能被他们肉眼瞧得那般的清楚,想也知道,那艘船得有多大!

而且,这船的速度极快!仿佛就在眨眼之间,那艘船就已经近在了眼前。

随着距哼越来越近,有眼尖的人惊叫:“钢铁船!是钢铁船!”

听到这声音的人,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倭寇?不对,是海盗!”有人惊呼出声,将还在观望的众人吓得恨不能立时跑回安全的地方去。

众人向出声的那人看去,却见出声之人,竟是位头包白色长巾,满脸络腮胡子的大食人。

这人的大晋官话说的很不错,若是没有看到人,还以为是土生土长的大晋人呢。甚至,他的官话比起泉州府当地的许多人说得都要正宗。

他这话一出,码头上的众人还来不及惊慌,另一道腔调怪异的男声嗤笑道:“你滴,梅油见屎,额滴千里眼告诉额,那,不是海岛,而是雷神大人的‘雷神号’!”

这人说话虽然怪腔怪调的,最后那句“雷神大人”倒是说得字正腔圆。

在场众人却是都听明白了,视线纷纷移到那人的手上,果然看到这人的一双手上,正小心翼翼的捧着一支手臂长的单眼千里镜,他说的话,可信度瞬间直线上升。

能够往来各国做生意的海商们,哪一个不是消息灵通的?更何况这名来自弗郎斯牙的海商口中的“雷神大人”,是最近几年,在海上崛起的一位大海商,据他们得到的消息可知,这位雷神大人至少拥有十艘以上的大船,其中至少有五艘还是包着铁皮的铁皮大船,船上还配备了最为先进的火器。

这样规模的大船队,在海上是何等的声势,那些常年在海上,依靠劫掠过往商船为生的海盗们见了,都要远远的避开,夹起尾巴,老老实实做人。

否则,那位雷神大人自然会亲自教他怎么做人!

那些知道雷神大人是何许人的海商们全都面露惊讶之色。

看这“雷神号”行驶路线,明显是要入刺桐港的,这是要到大晋上岸吗?

这位海上一霸,来到大晋做什么?莫非……?

一时之间,刺桐港码头上一片安静如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