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情况,休息以后会好转吗?”赵彬问。
“回家休息,多少好一点。”病人说,“但的的确确,是没有之前的精神好了。哪怕一年以前,我刚做了手术,也没有这么疲惫,这么乏力。当时做手术,我第二天就好了,但是现在,休息一整天也还是累。我年龄也不大,才四十几,我的体质不至于经不起这点消耗。”
赵彬点点头:“长期持续高压力状态,的确会影响身体状况。但是我现在的考虑是,有些问题,不能轻视。像你现在这样流血一直不停的状态,我更担心是血液系统的问题。凝血功能出问题,就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贫血也会造成头晕、乏力、疲劳还有脱发。综合起来,现在最需要排除的,是血液系统的疾病。”
“好的,”病人点点头,“那就根据你的判断,该怎么检查就怎么检查吧。排除了这些病,只是压力大、精神紧张,以后注意调节也就好了。”
“是这个道理,”赵彬微笑点头,“如果有问题,早一点查出来,早一点解决肯定是最好的。没有问题,也让自己放心。”
“对,”病人笑着说,“那麻烦你开检查吧。谢谢医生了。”
赵彬给他开了血常规、生化和凝血,病人抽血以后,还回来给他打了个招呼,告知抽血结果可能要明天才能拿到。赵彬说第二天白班他也在,病人如果血液检查异常,再挂号来看。病人非常礼貌地表示,排队是基本常识,一定会遵守,不给医生添麻烦。走之前,再次向赵彬道谢。
下班时间到了,赵彬看完病人,脱下白大褂,到地铁口那边等罗铭遥下班。本来以为今天开题,罗铭遥已经跟组上请了假的,结束就出来的话,应该比下班时间早,没想到他在地铁口等了好一阵才看到罗铭遥过来。
罗铭遥低着头走路,显而易见的情绪不好。
赵彬赶紧过去,也不管离医院这么近,会不会有熟人看见,一把抓住他手臂,问道:“这是……怎么了?”
罗铭遥头埋得更低,赵彬差点以为他要哭了。过了一会儿,大概是心情平复了一点,整了整书包带子,抬起头来说道:“赵老师,开题也出问题了……”
开题报告安排在下午时间。内分泌科今年一共32个学生,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一齐开题,每个人报告时间5分钟,分为汇报和提问环节。开题只需要报告实验背景、实验方法、预计结果。
罗铭遥排在第三个讲。
本来靠前的位置就让他有些紧张,讲的时候难免出现一点结巴。他偶尔错眼看看台下,就看到老师们都紧盯着他背后的投影,手里拿着纸笔记录着什么。他感觉手心发汗。这几年他跟周老师在外面讲课的机回不多,没见识过太大场面,开题这个阵仗本来就很正式,又都是科室里认识的老师,有几位平时严肃较真,很有点威慑力,让人更加紧张。
等他讲完,台下稀稀拉拉地传来些掌声。然后是提问环节。一个老师抛出个很简单的问题,这个是他准备过的,很快答了。一般情况下,就是两个老师走过场一样各问一个,开题报告就过了。没想到,第二个问题的时候,科主任直接拿起了话筒。
罗铭遥紧张地抓了抓衣服。
“这个……”主任看了看面前的资料,“这个罗铭遥同学,你是周宏斌老师的学生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