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害怕,今天周末,不给你们增加负担。”他道,“这里的每一项障碍都是根据真实战地情况还原出来的,能够最大程度训练你们身处险境的自救能力。你们就在这儿看着,我来演示一遍,没事儿的人看完可以走,想留下来的也可以留。”
每周唯一一天休息日,从舒坦的宿舍被传唤到烈日当空下,学员多有怨言,有的气得几乎产生了投诉的念头,听了这话,才松开了剑拔弩张的拳头。
君洋活动了两下筋骨,给班长递了个眼神,“掐表。”
除了天气干热,泅渡的水潭旱得见了底外,障碍场内的项目都是固定的,即便设备略有差距,总体难度也不会差得太多。之所以今天突发奇想,是因为他在严明信的书中看到了一张当年的训练表。
跳跃、支撑、攀越、云梯、低网……全程两公里跑完,他在场边的自来水池洗干净了双手,调匀了呼吸,回到东北角的高地,问:“多少?”
班长道:“大概是12分31秒左右。”
——严明信的训练表上记录的最好成绩比这个数字快了将近半分钟。
君洋摇摇头,望向障碍场,思索哪些项目的时间还能再缩短。
他不记得自己从前的成绩,想来体能巅峰时期应该是比现在快的,但是能比严明信当年快吗?
“教官,”身后的学员问,“那我们呢?”
“嗯?”君洋回头,“还不走,等什么?想下场?要下场就回去穿好作训服再来,免得受伤。”
“这地面,这障碍,穿什么都少不了要受伤吧……”
“不一定。”君洋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与有荣焉道,“有人跑进12分,一点伤都没留下。”
不但通过障碍的速度快,还片叶不沾身,这才是最精彩的地方。
从前希望教官能体恤民情高抬贵手,今天真的网开一面,学员们反而不好意思看完演示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多多少少留下练习了一会儿。有几个练完回来,看见君洋在餐厅吃饭,一边怀疑自己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一边默默地端着盘子过来拼了桌。
一学员问:“教官,咱们……我是说你,你太拼了,周末也不休息吗?”
君洋慢条斯理地喝着汤:“这不是正在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