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对大家来说很困难,毕竟你们大部分人离家千里,又要长期面对繁重的学业和艰苦的训练,思想意志稍有松懈,很容易被敌人趁虚而入,所以我们直接整理了敌人常用的例句,希望大家熟悉渗透手段,以便防范。”教员打开了演示文档,面不改色地说,“为了达到建立免疫的目的,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念一遍。一、在吗?”
“第二句非常关键,看看,已经开始进行信息收集了——你在干什么呀?”
“第三句更厉害了,如果有来历不明的人对你们说这句话,请务必提高警惕,不要透露己方信息——今天训练/上课辛苦吗?练/学的是什么?”
“第四句,看到这样的话,可以考虑直接报备给你的指导员——什么时候有时间?”
教员由浅入深,罗列出几十条例句,直言不讳地逐句剖析其中的话术,分析电脑另一端的人是如何遣词造句、如何把控节奏的,听得台下哄堂大笑,脸皮薄的早已面红耳赤。
“宝贝儿,在干嘛?今天想我了吗……”一名学员声情并茂地现学现卖,刚要回头和同伴交流,却不料教官恰好巡场至此,就站在他身边,后面的话统统被一个冰冷的眼神堵了回去,立刻收起嗲里嗲气的腔调,正色道,“这句我记住了,提高忧患意识!从我做起!”
有些人读个书犹如懒驴上磨,学起奇形怪状的知识倒是举一反三!
君洋狠狠按着自己的太阳穴续命。
一天中午,国安部的工作人员联系他归还手机。
二人约在校门口见,君洋签了接收文件,交换过手机和电话卡,问:“就这样吗?”
工作人员反问:“就这样啊。你还有啥事?”
君洋:“只有手机,我周围没别的了么?”
“没了。”工作人员直爽地说,“后续情况如果方便的话,我会再通知你,要真不方便,你也理解理解,多担待。”
凝望着车辆远去的方向,君洋恍惚地出了神。他似乎听懂了: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事件,就在这个平淡的中午以略显生疏客套的只言片语划上了句号。
虽然嘴上一直说着“身正不怕影子斜”或是满不在乎的话,其实这段日子他心底实难释怀,一度有过度暴力的倾向:有时他会梦见白马关空袭那天,他提前打开弹舱,在蛟龙湾上空像放了一场烟花般,让敌机尽数粉身碎骨;他也梦到过之慎打来视频电话时,他从飞行学院的机库里竟然找到一架涂装着陌生的机号的K-2020,升空飞行一路畅通无阻,直接轰掉了D区最大的军港;他还梦见公开交涉之后,他只身赴D区校验DNA,在一个人头攒动的不知名场合,他看到了之慎本人,于是拉动怀里的一根引信,整座建筑瞬间被炸成了浮尘……还有很多小片段,没头没尾的,无不是同归于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