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会有时 许温柔 1570 字 5个月前

对方会不会猜到他们的意图,像用竹匾捉鸟一般,周围提前做好部署,再用诱饵诱他们出击,然后一网打尽?

又或者考虑到C13-B型雷达难当大任,临时加派雷达部队驻守木兰湾?

彼岸前辈们昔日里所有令人景仰的学富五车和明察秋毫此刻都变成了老奸巨猾和诡计多端,让他们施展不开拳脚,不得不多瞻前顾后几遭。

君洋靠近张元洲,道:“张老师,最近这些港口的天气怎么样,有没有机会打气象战?”

“对。”严明信问,“夏季多暴雨,这七天里,有没有特殊气象能利用?”

“每年夏天龙吟港附近都有台风,大部分战舰要返港避风,是海上侦察力量最薄弱的时段,不过这种天气,估计你们的战机也不能起飞。”张元洲道,“奉天我比较熟,来之前也特地留意过,再结合近40年的气象分析,狮子口未来七天内的降水概率是78%。”

“不,不要这一种,太笼统了。”严明信摆手说,“我要战术参考级的气象预报,比如某天几点几分降雨、几点几分停,雨有多大,在战时灯火管制的情况下,假如我夜袭,雨会不会大到影响红外夜视的程度。这种能弄到吗?”

“移动气象雷达做不到,”张元洲诚恳地说道,“这得靠多普勒天气雷达才能算得出啊。”

严明信:“那咱们现在还能不能查阅附近气象站的数据?”

“可以调阅,但是演习期间实行战时气象情报管制,如果我们从气象数据库调资料,军区马上就会知道我们查阅过什么,所有浏览都会留下痕迹。”张元洲说,“要是单凭岛上的设备就能做到那么精准,那国家也没必要花大价钱弄多普勒基站了。”

严明信问:“只凭岛上的设备,预报科能把误差控制在多大范围?”

张元洲估计:“保守来看,误差大约在半小时左右吧。”

“不行。”严明信摇头,“半小时,黄花菜都凉了。”

一旦战机升空,走到半路发现情报不准,盘旋半小时后油料根本不够支持作战,只能提前返航,说不定还会打草惊蛇。

君洋夹了一支笔,在指间翻了个花,思忖片刻,问道:“张老师,你怎么知道所有浏览都会有人检查?”

“我们预报科有人曾经在气象站服役,他跟我说起过,气象数据库有一套完整的纠察系统,不需要人力检查,会自动提示风险警报。”张元洲道,“我们队里的这些人,现在恐怕都已经被列入高危名单了。”

“自动提示?”君洋寻根究底,“系统是以什么方式纠察的,知道吗?”

张元洲回忆道:“听他的意思,应该是根据登录账号的信息来识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