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无人侦察机有去无回的夜里,君洋叼着烟问:“天气预报的卫星云图管用吗?电视上那种。”
“当然不行。现在需要的是1×1公里网格、分钟级降水量,你让谁看着全国地图能给你读出来这个?扯呢?”张元洲劈头盖脸地打消了他不切实际的念头,又问,“你怎么又想这个,我们不是有情报了吗?”
“半夜三更发射无人侦察机,飞着飞着飞没了,总不会是它自己想家了吧。”君洋指尖捻过手边厚厚的一沓资料,低声道,“对面的人不眠不休地盯着我们,你觉得这些东西还可靠吗?”
张元洲思忖:“白来的往往感觉不踏实,可如果收一点儿,放一点儿,让你以为自己在坎坷的日子里突然运气爆发,捡了个漏,就会格外当宝贝。比如你——”
君洋夹着烟一顿,看了他一眼:“我怎么了?”
“我以为你只是比一般的教员实战经验多一点儿,比一般的书呆子反应速度快一点儿,但是因为性格孤僻,不合群,被埋没在了飞行学院的旮旯里。要是没人拉你一把,你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张元洲看看不远处的两个方舱,说道,“别不信,很多人的才华都是这样悄无声息地被时间给磨没了的。”
君洋不置可否:“你想多了吧。”
“我确实想多了。”张元洲感慨,“你对反向作战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就像自闭患者突然敞开心扉一样,作为见证人,我都不好意思打消你的积极性。谁知道一来这儿,你脱胎换骨,每次看见你的眼神,我就感觉你不是热血上头一时兴起,你完全是来梳理秩序的。我现在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你,到底是我看走眼了,还是这地方有磁场,能让人性情大变?”
“磁场?”君洋在百无头绪中难得地露出了一点笑容,“就是有磁场。”
张元洲困惑地看看他:“是因为你和严队早就认识,所以你特别卖力吗?下次我要有事找你,你也这么给我撑场面?”
“先看这次的情况吧。”君洋捻了烟头,“现在有没有商业途径可以获得情报?我们不能白白脱离体系,总得有点便利吧。”
“气象发布受国家管制,企业需要数据通常直接跟国家气象局买,所以民间气象站发展得普遍不怎么好,大部分都是皮包公司。再说就算有,恐怕也不如气象资料库里的数据权威。”张元洲思索了一阵,又道,“不过,有些卫星提供部分数据共享,能够直接访问,我们可以试试。”
气象方舱里,众人把所有能截获的资讯聚集在一起,包括本土、周边地区天气预报,五花八门的网站下载来的观测报告,收费卫星的试用气象信息产品等等。
面对良莠不齐的资料,预报员为难地挑出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指着一个涡旋云系道:“从图上看,这里有可能是冷涡本体,雷暴单体和积雨云在这里组织化,正由西南向东北移动,预计在沿海一带会达到最强。”
“这是山海关,枯桃港。”君洋沿着他手指的方向,用笔尖点在云团的必经之路上,凝望了那个没有标注名称的海湾几秒,问,“有特殊气象的机会吗?”
预报员参考了数份资料,保守地说道:“有一定形成飑线的可能,可以再观察一下。”
君洋问:“如果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