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儿子下个月去你那边,托你照顾一下。”

老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出门在外这些年,接待外地到访的亲朋好友这种事崔馨悦也算干了不少。老家亲戚,初中同学,高中同桌,大学室友的女朋友之类的接待任务,令他仿佛活成了一个驻老家办事处。

”……哦。他儿子多大了?来干嘛?啥时候来?待多久?“

年龄在能让人去机场接的男性,崔馨悦眼前浮现出了一个活生生的青春期中二少年的形象。

“啊,比你大个两三岁吧,我之前听说大概是在那边上了学然后工作了几年吧。具体的我也没细问。”

这种人还要自己家长托人求照顾?

崔馨悦怎么想都觉得自己面对的会是一个奇葩巨婴:”……妈,他一个二十八九的大男人是生活不能自理么,我下礼拜期中考啊。“

显然孙女士没有get到他吐槽的点:”哎呀不就是个期中考试嘛,很简单的,妈妈相信你!”

崔馨悦没好气:“不是,这不是相信不相信的问题啊。他既然都能在这边工作了,为什么还要耽误我宝贵的复习时间啊?”

孙女士没有理会他的抱怨:“你天天不都在考试,有什么了不起的。人家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你们那治安又差。总之所以你到时候去机场接一下人家,见个面,就当多认识个朋友呗。我一会儿把那孩子微信给你,你上点心,老是吊儿郎当的办事不靠谱。你这孩子也不是我说你,性格也不知道随了我们俩谁……”

电话那边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对他深入人性的挞伐,听得崔馨悦无奈地开了免提将手机放到枕边。

明明是有求于我好吧?这态度怎么就这么让人看不懂呢。

他在心里默默地吐着槽,脸部表情如面瘫般平静:“……行了我知道了,我会去的。”

然而万万没想到,孙女士竟然“恶人”先告状:“你是不是特别不想跟我说话,这么不耐烦。”

深谙亲妈套路的崔馨悦无奈求饶:“妈,我困死了想睡觉。”

“算了算了不说了,你记得加微信啊。”

挂了电话没多久,他就收到了发送自孙女士的一张二维码和一行带着恰到好处的不合适的表情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