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明亮的色彩,也是生命的色彩。

那次老师给了他很高的分,60,是他写作文以来最高,甚至还顶替了宋淮例文的名额,代替他在全年级发放传览。

因此,孟习也没能看到宋淮那次作文到底写了什么。

他忽然有些紧张,手心在裤子上擦了擦汗,拿起了宋淮的试卷。

宋淮的字一如既往地隽永漂亮,出锋收笔格外利落,却又不显做作。第一眼看上去就是好看、工整,不会有任何的阅读障碍。

这也是语文老师偏爱打印他作文的原因。

好看的字也能激励激励班里的同学,不是吗?

孟习先看了个开头,忽然有些意外。

宋淮不让他多写夹叙夹议,自己在这篇作文里倒是写得飞起。

他和旁人‘到底什么是色彩,为什么有色彩,做什么才能有/色彩的意义’的三部曲结构完全不同,采用的结构……

孟习说不出来,像是递进,却又不像。

宋淮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去叙述、议论色彩是什么,是中世纪妇女鲜艳的裙摆,是泰姬陵工匠夫人身体里的血,是工业革命时喷出的浓浓黑烟,是希特勒的灰色画像,是集中营被按下暂停键的击杀画面,是贫困小巷臭水沟里折射出的鱼鳞光片,是无数个天空的雾霾,是自行车车胎被扎爆后留下的丑陋黑色小洞。

他用了很多隐喻、反讽,还有许多典故,例如《1984》里的口号名句,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洋洋洒洒写了半张纸面。

孟习往后翻去,看到最后一部分他依旧执着地扣着色彩是什么的主题,只在最后一句结尾时这样写道:

“世界没有颜色,肉眼捕捉到的色彩只是在折射人心。”

孟习看着最后一句,久久都没有说话。

多么奇巧、却又冷酷的观点。

“你也发现了吧。”唐德无奈地说,“这小子有点偏执,还有些激进。”

“他的论证很有技巧,每抛出一个色彩是什么什么样的,下一刻就立马推翻,好像在人生在社会的背后只是无尽的车轱辘,文明盛宴和大厦倾塌,在他眼里都只是循环。”

唐德道,“这篇作文出来的时候,第一个老师只给打了43分。我看到分数后觉得很不对劲,看完一遍后又召开年级组,重新给他打了分。给他打分的老师觉得他整篇作文充斥着阴郁的色调,而且结构都比较单一;还有些老师觉得他只是中立地描绘出了世界的色彩,并且是什么里每一个层次都精彩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