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你比学习重要 莫生气 1578 字 5个月前

凌晨的学院通知群里通知你明天要去听讲座,难熬的数学课上课期间告诉你周末前需要填表格、完成志愿时长……敬子期只想好好学习,可学校的体系、机制让他有心无力。

高考因心态失利本就让他一直忿忿不平,直到那天听到一名高考发挥超常的同学随口说:“不要找各种缘由作为高考没考好的借口,心态和突发情况都是高考考查的一部分。”

一语道醒梦中人。

敬子期一直想让自己保持在综合排名第一的位置上,争取学院凤毛麟角的保研名额,保到全国的顶流名校,他不想考研的时候再次失误、错失机遇。

大学生一般分为两种,学术型、社交型,还有处于迷茫期、搞不懂自己想要什么的类型。

你可以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学习上,也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去社交、参与活动,但学校直接把血淋淋的现实置于面前:好学生没有德育分,也是行不通的。

似乎书呆子这个选项,被时代无情淘汰,洪流滚滚,筛选留下的是那群无论在哪方面都拔得头筹的精英。

期末总会突然窜出几匹黑马,携着巨高无比的活动德育分从队伍中列甚至后排一跃,跃到前排。

大一下学期,敬子期的综合排名第一被专业排名第五的黑马无情夺走,只因为他的德育分不够!敬子期在无数个深夜难以入睡,睁着双眼瞪漆黑的天花板。

大学好累,活着就是很累。

他已经加入了学校的校报社,每周抽出时间投稿,还报名了教授的一个创新项目,再加上偶尔去敬老院做志愿,这些加起来的德育分还是差了很远!可是珍贵的学习时间禁不起再压榨,他权衡再三,给吕鹤发了微信。

[敬子期]:篮球队还缺人吗?[吕鹤]:大二了,你终于开窍了。

[吕鹤]:是个活人篮球队就要!吕鹤是篮球体育生,也是数学院唯一一个体育生。

按道理,体育生和艺术生往常都会选择文科,去法学院、外语学院、管理学院之类的地方,但是因为吕鹤成绩太差,他爸觉得学什么都一样,让他学了理。

他是B市本地人,家里经商、条件很好。

凭借他的篮球水平完全可以去到全国一流的综合大学,但是由于成绩没到线,加上不想离开家乡,误打误撞来了H大数学院,成了数学院篮球队的光杆司令。

数学院的篮球队是真的没有实力,也没有人……只有一个顶三个的吕鹤,真可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吕鹤是这么和敬子期说的:“不会打没关系,你长得好看。

多招点女生来篮球场看我打就行了,哥哥贼秀。”

于是,敬子期和吕鹤达成了协议:吕鹤教敬子期打篮球,在十二月的篮球比赛前达到院队候补队员的水平,敬子期负责吕鹤平时小组合作之类的学习任务。

彼时的敬子期想,打篮球帮他强身健体,还能应付体测,毕竟体育课也要算绩点。

不需要他真正登场,混到候补队员就能拿到篮球队赠予他的一笔不菲的德育分。

可问题出在时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