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章 哼,有你们后悔的

明代以礼法治天下,而尚方剑则象征着专断权力,有先斩后奏之权,被外放的钦差都梦寐以求。

可到了何瑾嘴里,搞得尚方剑跟破铜烂铁一样,根本都不稀罕要!

一时间,刘健当即就急了,呵斥道:“小子,胡说什么呢!陛下赐你尚方剑,这是多么大的恩宠,想不到你如此恃宠而骄,还不快向陛下谢罪!”

何瑾这才反应过来,刚才自己无心的一句话,已然算是藐视皇权,定个大不敬之罪了。

还好有个老乡。

刘健适才一番话看似在呵斥,实际上却是在救他。

但弘治皇帝也是个好皇帝,被如此打脸后,竟然还没有发怒,摆手言道:“刘公不必如此,朕要想怪罪他,早就怪罪了。”

随后又奇怪地望向何瑾,问道:“朕只是想不通,你为何不想要尚方剑?”

“以为朝廷颁赐尚方剑,必然要有个授剑仪式。若不举行这个仪式,那尚方剑不过一柄普通的利剑。可若举行了那仪式,臣适才的一番所谋,便功亏一篑了。”

何瑾这话有些复杂,但对于暖阁里这些精英来说,只是一个转念之间,便明白他的意思了。

尚方剑之所以有先斩后奏之权,盖因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礼法,又因尚方制剑只能由皇室使用,所以就被赋予了皇权和特权。

也就是说,先斩后奏之权的转让,必然要伴随着一个隆重的仪式,让所有人都知道。

假如不举行授剑仪式,人人都不知道。何瑾就拿出一柄剑,说是御赐的尚方剑,那谁会认可?

可一旦举行了这仪式,边关将士那里必然会知晓。

但何瑾之前都说了,他入边关首先要瞒天过海,打着抚恤犒赏的旗号。然而抚恤犒赏却给了一柄有先斩后奏权力的尚方剑,你当那些边关武官将领都是傻子啊?

想通了这些,四人不由再度齐齐望向何瑾:这小子,竟如此心思缜密。而且滔天的权势摆在眼前,还一点都没被迷惑!

“既然不想要尚方剑,那你到底想要什么?”

弘治皇帝愣愣开口。可话音一落,他立时就后悔了:多什么嘴啊!这小子,就等着这句呢!

果然,何瑾当即一副奸计得逞的笑容,道:“臣要新军陪同前往!”

嘶殿内四人一听这个,顿时如看妖孽般看向何瑾。震惊之后,他们就恍然了:你这小子,是在家里早就想好对策了吧?

毫无疑问,比起只是一柄死物的尚方剑来说,三千兵士才是更有力的保命根本。

何瑾怎么说也是新军的军师,这三千多人基本上就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必然会对他唯命是从。

此外,新军是挂在朱厚照名下的,是太子的亲军。即便到了边关,也不会受其他军权的辖制,只会听从何瑾一人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