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清白之年 费拉曼图 1245 字 5个月前

晚上回到家,徐明海和爹妈一起吃饭。李艳东和徐勇这些年眼瞅着老了,但身体还都不错。

“今儿钱大妈来电话了,”李艳东给徐明海加菜,“她说区政府打算把咱胡同那块儿划成’文化街’。公家出钱,恢复到民国时期老北京那样儿。等弄好了,原来的居民可以搬回去住。不想搬回来的,也可以租出去让别人做买卖。”

徐明海愣了一下:“真能搬回去?”

“听说是能,”李艳东说,“就是时间上没谱儿。我估摸着,至少得再有个两三年。”

话说,大杂院放出风儿来要拆迁那年,正是徐明海最难的时候。为了他那20个摊儿,欠下一屁股的外债,睁开眼就满世界找钱去。

可饶是这样,徐明海就是死活不同意拿了拆迁款拍屁股走人。徐明海害怕。他怕自己走了,院子拆了,胡同没了,果子回来找不着家。

李艳东知道儿子的心思。于是,这个盼了半辈子能住上楼房的女人,愣是在居委会来动员腾房的时候,蹿上了屋顶,然后扯着脖子喊开发商敢动手拆,自己就敢往下跳。看得所有人傻眼。

不过,胡同里的街坊都认为徐家这么做,无非是为了多讹些拆迁款罢了。有人觉得应该这么闹,有人则觉得这事儿办得不地道。

最后,居委会的钱大妈都跑来给李艳东跪下了,哭着说临死前想过上几天不用倒尿盆的日子,求徐明海一家子差不多得了。

总之,当时的场面非常狗血,也非常悲情。芸芸众生,大都是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谁不想过得舒心点儿?徐明海想,他们的幸福不该被自己的私心拖垮。所以最终,徐家还是在拆迁同意书上签了字。

只是后来开发商掉链子的事儿,完全是意料之外。纸鸢胡同的居民集体上诉,官司倒是打赢了,可各家儿也被拆得七零八落,再也回不去了。

现在回想起那一阵子来,跟世界末日没两样。徐明海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站在出租房的窗边就想自己说什么也得撑下来,否则果子回来了他也没脸见对方。

幸亏,第二年徐明海就缓了过来。

动批的那个新楼名气越来越火爆。不光各地批发商趋之若鹜,学生、上班族、外地游客,甚至连个别明星都把这里当成“淘衣胜地”。每天人头攒动,特别是周末,就跟打仗似的。

这么一来,大厦内的摊位费也开始原地飙升。20个档口被徐明海攥在手里,如同20只会下金蛋的母鸡,看得同行眼热得不行,都夸他有远见。

徐老板这把,赢得堪称是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