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宴席用的鸡鸭鱼就得赵单识带着徒弟们去把关。
做好菜,首先得把原料弄好,如果原料不新鲜或者不地道,手艺再好,也弄不出这个味来。
赵单识他们时常到县城里,对附近几个市场很熟悉,哪家的肉好,哪家的菜好,他们心里大概有点底,星期六做菜需要用的菜比较多,他们得提前过来定好。
赵单识逛了一圈,开始下订单。
“黄阿姨,就要这个本地鸡,统一要这个品质,大概三斤到四斤重一只,你先给我来五十只,另外再备上二十只,我可能随时追加数量。”
对面四十几岁的瘦高女人利索点头应下,“没问题,保准到时候给你弄得妥妥当当。星期六那天是早上五六点前要吧?”
“早上六点前你们送来我们村子里,一定要那天现杀,鸡处理干净,鸡杂也要一并送过来。这是五百块钱,我先给定金。”
黄阿姨写了个收据递给他,“行,我们知道了,星期六那天我们随时保持联系。”
赵单识订好鸡又去订鱼,市场里有好几家卖山塘鱼,虽然价格高一点,但是比饲料鱼好吃得多。还有几家卖水库鱼,水库鱼的价格跟饲料鱼差不多,但是品质比较不稳定,有些大有些小,哪天有卖哪天没卖,老板自己也不太清楚。
赵单识去订了一百条一斤半到两斤山塘产的花鲢,打算到时候做水煮鱼。
剩下的酸菜等也要提前订。
刘二华三个跟在赵单识后面,可算长见识了,他们第一次知道分辨原料好不好的方法,原来有那么多。
赵明台眼里带着惊叹,“师父,原来这个原料的产地,对品质也有影响啊?不就是这个镇和隔壁镇的事吗?”
赵单识看他一眼,解释道:“海拔、降水、昼夜温差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作物的品质,大多数人吃不出来这些作物的细微差别,不过吃得出来,嘴巴灵的人也有不少,你们学本事就要好好学,尽量保证菜品的完美。”
赵单识带他们穿行在菜市场内,“别说葱姜蒜等这些比较大的配菜,就是一颗生姜,一颗八角,这些小香料都会影响菜的品质,尤其这些香料味道十分浓郁,要是有一点不对,做成菜后就会扩大到十分,所以一定要慎重。”
他们逛了一上午,总算把所有菜都初步订好了。
赵单识要求徒弟们做笔记,把今天讲的内容全都记下来,然后把今天买的菜也都记下来,等到正式做宴席那天他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