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微博名字叫“韦长声”的用德语评论了一句“还以为是在装修婚房”,宁峥嵘迅速回复对方一个头顶灯泡叮亮的简笔卡通表情包。
宁峥嵘常在微博上和粉丝互动,而且他继承了父亲的语言天赋,除了汉语以外,德语和英语也都很地道,意大利语平平,但日常对话还是绰绰有余。所以粉丝用什么语言评论,他就用什么语言回复,无缝切换,对答如流——这事还上过一次热搜呢。
一开始中国绒球心情复杂,既骄傲又吃醋,就是那种“全世界都知道我老公最优秀而我却看不懂他跟其他人在聊啥”的矛盾心理。
后来矛盾解决了。倒不是他们突然大度或者看开了,而是因为有了自发的“民间汉化”——凡是宁峥嵘点赞回复过的外语评论,都会有热心绒球翻译成汉语。
这次也是,韦长声的评论很快被译成中文,绒球们看了直乐,都说老公是在装修我们俩的婚房没错。
可宁峥嵘回复的那个表情包就有点令人费解了。这哑谜到底是什么意思,承认还是否认?
“韦长声”这个ID在死忠绒球中间小有名气,他和宁峥嵘互相关注,而且每次留言,宁峥嵘几乎都是秒回,因此不少人觉得他是宁峥嵘私交甚笃的圈外好友。
为什么说是“圈外”呢,因为韦长声的微博关注只有1,也就是只关注了宁峥嵘,而寥寥数百粉丝中多半都是僵尸粉,剩下那些看名字就知道是狂热绒球,比如“一生峥嵘”,“嵘宝在我床上”之类。
从韦长声的微博主页看,他是个小众电影爱好者,经常晒一些电影票啊,海报啊,再就是发一些冷门德语片的简介。他的个人信息保护得很好,从不在微博上谈及日常,只能从电影票根上看出他目前居于德语国家,职业、年龄甚至性别都是问号。
唯一称得上“生活照”的就是头像——一只粉白大桃子的特写照片。
有些绒球试图和他套近乎,叫他“声哥”,还用三脚猫德语和英语花式留言,韦长声没回过一个字,似乎上微博只是为了与宁峥嵘一个人互动。
再说画廊终于大功告成,宁峥嵘十分满意。那天维特说以为他在装修婚房,让他心花怒放,这可不就是自己和鹤仙两个人的爱之港湾嘛!
画廊的事,鹤来一点没插手,只是劝宁峥嵘不要累着,已经请了最好的装修公司了,不必事事亲力亲为。
宁峥嵘辩解,“我这是积累有用的经验。”
“什么经验?”
宁峥嵘无辜地看对方,心说,装修婚房的经验……
画廊定名为“鹤汀”,是宁峥嵘的中国通老爸起的,意思是有鹤栖息的水上小洲。宁峥嵘问鹤来喜不喜欢,鹤来自无异议,宁峥嵘就说,那你写给我,我去定制一个特别好看的招牌。鹤来提笔,一挥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