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会表面保证友好协作,事实上由国家设计院承担所有关键性图纸绘制。
而最为关键的南海数据,由国家专门部门直接提供,用于桥梁、隧道设计。
于是,岛研院把自己测量的南海数据,当宝贝一样藏起来。
国院却一通报告打上去,就拿到了真正精确的参数。
精确得标记出了南海舰队需要预留的航道,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这片战略海域的真实情况。
设计室内烟雾缭绕,抽烟画图的人不在少数。
这群被委员会各种会议折磨得痛苦的设计师,第一次能够安安稳稳考虑桥梁设计,边喝茶边抽烟,各自负责手上的工图。
他们拆分了律风的设计图,进行具体的数据修正。
几个连接线过去,就能将那座铁灰色庄严桥梁,准确无误地标注在南海的波涛之上。
瞿飞一边抽烟一边给律风解说手上详细得陌生的海事图。
上面清晰地勾出了特殊的回避区域,只有他们这群人能够接触到。
“这份是岛研院这辈子都不可能接触到的东西。你看,这段到这里,是桥梁,这一段到这里,是隧道。”
瞿飞手指划过地图,视线认真专注,“我们的桥梁下面,必须过得去潜艇渔船,我们隧道的上面,也必须过得去航母战舰。”
图上不过是短短的海峡,现实里却是长达135公里的蔚蓝海域。
他们的南海隧道,要横跨这片重要的海峡,既连通大陆与宝岛,又要保证南海的海面通畅。
律风的实验分析,瞿飞不懂。
但他懂得如何避开浪涌、断层,最大限度减少对南海正常船行的影响,架设起稳固可靠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