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了。”电脑视频通话的律风,听到电视机里传来的声音,抬起头威胁殷以乔,“都是背的稿子,有什么好看的。你再看我挂了。”
“好好好,不看了。”殷以乔假装关电视,其实是按下了暂停,准备结束视频通话,悄悄看。
什么背稿子,殷以乔根本不信。
这语气,这感慨,显然是律风深思熟虑的真心话。
从古至今,中国人讲究“三人行必有我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怕是不识字的菲律宾人,在律风眼里,都具有个人专属闪光点。
他想发掘这些闪光点的意图,想帮助菲律宾懂得鱼平大桥的重要性,绝不是一句“背稿子”可以抹杀的。
没有新闻看,殷以乔就要更多的陪伴。
“你在写什么内容?”
律风低头认真写信,“要我给你透露一下?我在写关于菲律宾中文教学的事情。”
他们经常一边视频,一边聊信件内容。
然后,殷以乔一点儿不介意半个月后再看一遍相同的东西。
律风说:“因为英雄榜里面,提意见、写报告最容易拿‘优秀’,现在工人们聪明了,特地去学中文课,专门写中文的建议交到考核部去。所以很多国人、华人看到了商机,在工地附近办了免费+收费的中文培训班。他们可以免费教菲律宾人进行简单的中文交流,还可以付费教菲律宾人,用中文写公文文体。”
当然,律风不用明说,殷以乔也知道收费项目里的教学,多时代拟内容,让菲律宾人依样画葫芦抄写的投机取巧。
不过,这也算是扫盲的一种形式,律风一点儿也不介意。
“生在中国,我们已经比很多人要幸运了。”
律风感慨地放下笔,“至少国家的义务教育尽量覆盖了大多数的贫困人口,只要是小孩子,都会有村干部去做工作,或者强制性带去读书。但是菲律宾这边没有义务教育,很多小孩儿跟着爸妈摆摊卖东西,不爱读书……那就是一辈子都不识字了。”
可能读过书的人,才能感受到文盲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