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不愿意。
她婉拒。
戚少商初并不介怀。
——他只是想要,却不是一定要。
后来却懊恼了:
怎么许多人都能成为她入幂之宾,独对我拒于千里……!
这是什么意思!
他很不喜欢,快翻脸了。
——既瞧不起我,那也不必相交下去了!
——我是待她真心真意的,我这么多女子不选、却选中了她,她却如此玩弄我!
他想放弃她。
为这一个抉择,他剑眉深锁。
却放不下。
才舒了双眉,下了决定,却又在心里打了结:
她是个有才有情的好女子,若放弃了她,会不会像息红泪一样,造成“有花堪折不即折,却待花落空折枝”的怅惘呢?
他舍不了。
弃不得。
——那就是一种不离不弃的真情真爱了。
他问过她。
问急了,她居然答:“你我毕竟是在青楼中相识的……”
好一句话。
戚少商也不为已甚,但在寤寐中反复难眠时,想起了这一句话,不由动了真气:
——我从不嫌她是青楼歌妓,她却嫌我是风月浪客了吗?就算我是浪子,但一个阅历无数的男人却了真情,不是总比一个未经世故的男子一时冲动、或是一个从不动真心只求追色逐欲的浪荡家伙来得难能可贵吗!
这女子却不懂珍惜!
随而,戚少商发现她除了皇帝之外。还跟许多名士闻人有往还:秦少游、贾弈、孙公蛭、张先、周邦彦等人,尽在其中。
她与他曾一起交过手、对过敌、做过一场戏(那一场,使得戚少商得以助诸葛先生迫退当朝权相蔡元长,且使李师深得赵佶信宠),大家有过颇为欣心的默契:只不过,她却对他若即若离、点到为止。
——她若是个点到为止的女人,那为何又对自己处处曲意承欢?如果她执意做到佶身自好的女子,他也一样能去做一个见好就收的君子:只是,有那么多还不如己的无行浪子。却能与她厮混得荒唐胡柴,偏却只对自己保持距离?
他不该对她动了心。
一旦动心,又如何忍性?
他懊恼了。
发急了。
他只好又去问她。
她似给他迫急了,这才说:
“我怕我给了你,你就会瞧不起我了……”
说了便哭了。
她一哭,他就深悔自己孟浪,反而赧然不安了起来。
他只好迁就她。
迁就她的方法是:感动她,让她知道他待她真好,而不是为了图一己之欲、一时之快。
到她明白的时候,她就会永远地、完全的属于他的了他是这样揣想的;所以,在快睡着之际,他也会为这如意算盘,而微微笑得似个婴儿。
然后他就很快的人梦了。
梦比真的更好。
——就算更坏也没关系:因为那毕竟只是一个。
梦。
如果说她对他无情无意,那又断然不是:要不然,他也会决然与之断交的了。
她还常常向他表示好感,而且还诸多藉故留住他:
她用的方法很缠绵。
她请教他很多很多的事,包括朝廷礼仪、青史疑案、以及人情世故种种好玩的事。
她喜欢听他说话,支着颐在房里灯下看得痴痴入迷。
她的神迷支持着戚少商滔滔不绝、容光焕发的讲他的江湖大事、心怀大志。
她常常为了要留多一会儿,不惜捋袖、抚琴,乃至亲手作羹汤、炖甜品,让他细尝、享用。
她为他打扮得很美,她为他更换服饰,穿了就盼盼的问他:我美不美?
——光是为了好好的欣赏她,对戚少商而言,也堪称值得的了。
这么美的一个女子!
这样优秀的一个女人!
她就如此抛一个媚眼给他,也仿佛可隐约听见人群里至少有三五声心碎;她就这样哮着嗔怨他半句,也好像可以听到许多人一齐为他心醉。
这是一种幸福。
他不忍舍弃。
——这是一种很无奈的情怀,他心知自己对李师师好,是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他不只是为她容颜,为她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