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没人想到,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把废弃多年的山庄重新提拔起来,并且造就了自己的品牌,在各个行业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尤其是花火工厂的出现,使得澄宁山庄在扬州不仅仅是一个品牌那么简单,而是背靠简家军这座大山的黑马,在百姓们心中口碑很好。

那个令人讨厌的声音再次响起,“所以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要不然怎么找了一个女人当厂长?那简家统领肯定是被她诱惑了,所以才给了澄宁山庄那么多机会!还有,你们见过澄宁山庄的庄主没有?那模样,长得就像一个兔儿爷,谁知道他这是爬了多少人的床才上位的?”

景深在一旁听着,手上一下用力,酒壶被他掐得稀烂,浓烈的酒气溢出来,他冷笑一声,在心中记下了这几人的外貌与名字。

再往下听,这群人八卦的对象依然是澄宁山庄与司徒蒙,他们褒有之,贬亦有之。与庄园有合作的商人大都表示出对新的澄宁山庄的夸奖,而一些没有合作过的,或者从扬州府以外的州府来的商人,则因那两兄弟的话对澄宁山庄与司徒蒙嗤之以鼻。

到了最后,景深觉得这些人中没什么值得打听的,便转身往别的地方走去。

今天起得太早了,司徒蒙在厢房小憩了一阵,醒来后换了身衣裳,也投入到园林中的商人详谈的圈子当中。

澄宁山庄出品的产品向来以质优价格公道而出名,花火工厂更是以其新颖的设计与实用性,在扬州府内几乎人手一件。

几名从扬州府外闻名而来的商人,在相熟的扬州商人的引荐下,与司徒蒙聊了一阵,便谈到了合作方面的问题。

景深装作包先生的世侄,也跟着包先生融入到他们的谈话当中。

这几个外来商人,虽然是闻名远道而来,但方才在本地商人处听了不少澄宁山庄新主人的坏话,其中两人对合作表示出了保留的态度。

包先生看着他们离开的方向,安慰司徒蒙道:“你也不必太在意他们的看法,商场当中,尔虞我诈并不比朝堂中少,有人因为你的努力看得起你,自然也有人因为种种利益瓜葛而贬低你。”

司徒蒙点了点头表示知道,“多谢包先生,我不会将这些放在心上的。”

语毕,他感觉到景深的视线,回头与景深对视了一眼,又赶快撇开头。

江南总商会的宴请不过是一个引子,景深在当中记住了不少人的面孔,大多是暗地里贬低司徒蒙与澄宁山庄的,但关于倒卖火机关油的消息,却是半点没有打听到。

不过他早就料想到这个结果,因此对这次的空手而归并不在意。

景深在澄宁山庄住了下来,房间就选在了司徒蒙旁边。

两人就像回到了从前,他总是像一条小尾巴一样跟在司徒蒙后面,而司徒蒙对他的容忍度也似乎比以前更大了,很多时候他提出的无理要求司徒蒙都全数接纳。

与司徒蒙一同漫步在庄园中,他发现庄园多了许多变化,也多了很多从前没见过的人。

另一边,司徒蒙踏实安分地完成系统布置的任务,渐渐的,累积的声望值越来越高,尤其在参加江南总商会宴会的第二天,在[佃农的声望]外又增添了一个[商会的声望]。

声望值累积到一定程度,系统终于解锁了一个名叫[声望值商店]的东西,里面分为[普通物品]与[特殊类物品],司徒蒙可以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声望值兑换庄园所需要的任何物品。

司徒蒙用了几乎所有[佃农的声望]兑换了“建立学堂”这个奖励。

翌日,属于澄宁山庄的学堂投入了建设,同时,第一批跟海上商队出海的志愿者终于回来了,他们不仅自己回来,还带了一名外国人。

外国人名叫史蒂芬,是大不列颠帝国的一名传教士,他非常向往中土文化,甚至还自学了大周的官话与文化,一心想到大周宣扬大不列颠帝国的文化与主神的意志。

因缘巧合下,史蒂芬碰上了高浩思的海上商队,跟着商队来到了澄宁山庄。

说起来,这事还是司徒蒙自己主动提起的--他认为,海上商队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不仅能为庄园带来额外的收益,还能从别的国家带来新的技术与新的思想,他想先从澄宁山庄开始,慢慢辐射到扬州府、然后是整个大周,让大家明白,大周如今的状况其实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乐观,他们的科技、他们的思想乃至文化停滞不前,与别国相比已经落后了许多。

但他没想到的是,第一次出海就能找到这么一个合适的人。

史蒂芬对庄园处处表现出好奇,就像庄园中人们对他也好奇一样。司徒蒙一开始还担心双方的沟通问题,没想到史蒂芬的官话说得非常好,交流起来完全没有困难。

有了史蒂芬,司徒蒙在学堂中增加了一门课程,这门课与别的课程都不一样,史蒂芬会在课上向这些佃户的子女传授海外的知识、海外的文化与海外的科技。

司徒蒙与景深旁听了几堂课,不得不说,史蒂芬果然是一名优秀的传教士,他的课堂永远是气氛最活跃的,学生们也非常喜欢这位幽默耐心的异乡人。

近两年,澄宁山庄在扬州府隐隐有种引导潮流趋势的领头人形象,每每澄宁山庄有些什么动作,其他庄园主人都会纷纷效仿。

见澄宁山庄盖起了学堂,他们便也有样学样,在自己庄园里盖了学堂。

一天,司徒蒙与景深、包先生一起,在扬州的一家饭馆吃饭,饭后他们从饭馆出来,看到一对母子在大街上,周围围了一圈人。

“发生什么事了?”司徒蒙找到一名同样在围观的中年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