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舍弃南方派,或者说,南方派不可能放过他。至于陛下,作为南方朝廷的君主,他至少明面上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偏帮任何一方,甚至为了朝廷的稳固,他还要给南方派更多的甜头。”
“所以整个朝廷,只有简太后是帮着鹰派的。”司徒蒙这才明白到简太后的身份是如此重要。
“不错。听起来很荒唐,但确实是如今朝廷的现状。”
前朝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在扬州与交州交界处逗留的百姓们成为了如今大家最头疼的问题--江南本就是个热闹的地方,当地百姓基数不少,一个几近饱和的地方,如何容纳那么多从北方来的难民呢?
而这些难民,多半逃跑时没来得及收拾多少东西,手上有钱的还能在江南找到地方落脚;可大多数都是急忙逃跑、两手空空的百姓,别说住处问题,就连明日能不能吃上饭都不知道。
隔着一条洛八江,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这些人的心思就往别的地方转,衣食住行,在陌生的土地,该如何解决?
此时,宁山县知县站了出来。
众所周知,在扬州府中,宁山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关系,当地人很少会在这里居住,因此导致了宁山县偌大一个地方,除了澄宁山庄稍微热闹一点,别的地方都是空荡荡的没几个人。
有了宁山县与澄宁山庄站出来,登时接纳了近一半的流民,剩下的,则按情况分配给扬州与交州、青州。
尤其是交州与青州,与扬州相比,这两个州府要更冷清一些。
除了官府,还有一批像司徒蒙一般的地主商人站出来,收留了这些流民。这在以前看来完全是不可能的事,然而这次又江南总商会会长与司徒蒙牵头,季老与景深透过高会长与司徒蒙的口,许了商人地主们很多好处,为了利益与名声,这些商人与地主不介意自己手下多一些免费的劳动力--
这些流民是当作工人与佃户而留下的,商人与地主们不会给他们工资,但答应会负责他们一日三餐,当然,如今这样的环境,没有哪个不长眼的会偷懒,大家都为了获得食物与住处而努力工作。
原本即将酿成暴动的问题就这样被轻飘飘地解决了,南渡后,江南迎来了短暂而难得的平静。
国都迁到了扬州,除了一起迁来的京官,朝中许多位置都有空缺,这时,江南本地的人就盯上了这些空缺的位置。
一大批江南本地德高望重的大佬进入了朝堂,一时间,由南渡的京官代表的“北方派”与江南本地的“南方派”各据一方,于朝上针锋相对互相制衡,维持着表面上的宁静。
除了前朝的暗潮汹涌外,后宫的阴谋争端不比前朝的少。
从前在贤王府的妻妾,在景淳登基后都被赋予了嫔妃位,贤王妃更是当之无愧的被封为六宫之主。
然而她这皇后之位坐得并不踏实,南渡后南方派往后宫塞了不少人,并且这些小姐们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个想尽办法提高母族的地位,把后宫搅成了一团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