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莎莉的先生是荷兰裔的阿非利加人,名叫奥兰登,是位有名的建筑师,对于这四位外表都很耀眼的华人的到来十分欢迎,他们的朋友也都同样热情。
解意没有介绍戴曦的身份,无人知晓他便是著名的新加坡戴氏财团的董事局主席,只以为他与解意一样,是自由艺术家。
来宾中除了医生、建筑师、律师等名流外,也有南非的艺术家,包括电影人和画家,因此他们很快便宾至如归,谈笑风生。解意和戴曦盛赞南非电影勇夺金熊奖的非凡成就,而南非艺术家也投桃报李,表示了对中国电影的兴趣,同时说明他们觉得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精神总是有一种奇特的神秘感。
杨莎莉穿着优雅的晚礼服,过来陪解意说话。杨莎莉看着正与奥兰登相谈甚欢的戴曦,意味深长地笑道:“丹尼斯,瑞恩是个很不错的人。”
解意沉稳地微笑,半晌才说:“是啊,他确实很优秀。”
杨莎莉微一挑眉,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轻轻地道:“禁忌的感情仍是感情。”
解意目光一闪,转头看向她。
杨莎莉的脸上是明朗的微笑,隐隐地流露着关怀:“你眼中的忧伤是否与哈姆雷特的忧郁相同?To“那对我来说并不是问题,我很明确自己心里的爱。”解意轻轻摇了摇头。他的声音很低,却动人心魄。“同穴冥何所望?他乡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不展眉。”
杨莎莉略有些窘,随即豁达地笑道:“我对中国古典文学极其仰慕,不过确实涉猎很少。中国古代的诗词非常美,不过很难懂。”
解意沉默了一会儿,对她平静地微笑着,淡淡地说:“我深爱的人已经不在了。他就死在我的眼前,我却无能为力。”说着,他的脸上涌起了一股迷离的神情,仿佛在这一瞬间,他又回到了令他永生难忘的那一刻。
第34章
杨莎莉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形,笑容不由得一敛,立刻道歉:“对不起,我很遗憾。”
解意礼貌地对她微微一躬身,表示没关系,却没说话。
杨莎莉想了一下,温柔地看着他,轻声道:“我们非洲有句谚语,至上神为我们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给我们打开另一扇门。”
解意很冷静,温和地说:“我还没有准备好,所以不能伤害别人,尤其是……关心我的人。”
杨莎莉看向戴曦,他那俊秀的容颜里蕴含着无比的坚定,不由得笑道:“丹尼斯,我们还有一句谚语,阻碍让爱更锋利。”
解意生性内敛,不怎么习惯跟人探讨自己的情感,便不再多说什么,只是低低地笑道:“莎莉,谢谢你。”
杨莎莉也不再涉及这个话题,将他引见给了几位有名的画家和雕塑家,一起讨论起艺术来。
他们呆的时间并不长。大约两个小时后,杨莎莉本着医生的责任,提醒马可和金回去休息。夫妇俩热情地将他们一直送到车前,才与他们握手道别。
夜晚的开普敦非常漂亮,这里更是有名的休闲区、商业区、娱乐区,路车水马龙,十分热闹,到处灯火通明,犹如桃源仙境。
马可很激动,迫不及待地对解意说:“意哥,瑞恩说他准备投资我们这部电影,将它翻成电影胶片,再到澳洲去进行后期制作。”
解意询问地看向戴曦。
他沉稳地开着车,侧脸有着清晰的轮郭,洋溢着自信和从容。感觉到解意的目光。他微微一笑:“是的,我很看好这部片子,决定由我们旗下的娱乐公司投资制作。会送到各大影展参展。我这次带来一份合同,打算购买你们前面拍摄地原始素材。并付给你们酬劳。我非常希望我们能够合作。”
马可立刻说:“我和金都没问题,主要看意哥的意见。我们都听他的。”
解意不由得失笑:“我又不是你们地经纪人。不过,这是好事,我当然同意。至于我自己,就不参与了。既然有了投资。你们可以另外聘请专业摄影师来拍摄。”
“那不行。”马可却不同意。“意哥,其实我们这部片子的大部分镜头都已经完成了,如果要补拍地话,也是在这里工作。我们只要你来拍,希望它能成为一部风格统一,完美无暇的精品。”
戴曦静静地笑道:“是啊,丹尼斯,还是你来拍到底吧。就连片名,我们也仍然用你取的。《花开时节》。”
解意颇感意外:“我这是顺口说的,当不得真。你们既然是当正经事在办,还是慎重一些为好。”
“当然很慎重啊。”马可嘻嘻笑着说。“我们想了很多个名字。可都觉得没有你顺口说出来的这个好。”
解意在这方面一向不爱争执,便温和地道:“那就随你们吧。”
到了家后。马可和金立刻乖乖地洗漱。然后各自回房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