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和“土”不沾边,父母离异,一直跟着父亲生活,父亲是个商二代,陈彦是个商三代。
但他豪啊,资本家的后代花钱如流水。
“不吃饭堂吗?”斐宁问。
“几乎没吃过。”高梧回答。
“你也是一直点外卖、喝咖啡?”斐宁想象到高梧在高中时候在桌上放一杯咖啡,咖啡香气飘飘,高梧一脸高深地上课,想想都好笑。
“没有,我高中的时候都是走读的。”高梧说。
“我也是!不过,高中不是基本都是要晚自习或者住宿的吗,你没有吗?”斐宁就读的高中也不是什么重点高中,管理的不是很严,他听说别的重点学校都是强制住宿、强制晚自习的
“我们班主任挺好的,也不是完全自由放任,只要你有合理理由就可以申请走读。”高梧回答他,“我高中只试过上过一个月的晚自习,其余连中午都是走读的。”
大概也有几分缘由可以称之为学霸的特权吧。学生时代,只要你成绩好,做什么都是对的。
当然,不能太出格。
高梧成绩不算顶尖,日常不惹事。乖不乖是其次,不吵闹,不惹事,成绩又好,老师连讨厌他的一个理由都找不出来。
“那你都没吃过学校饭堂吗?”斐宁疑惑。
“吃过一两次吧,我饭卡几乎没充过钱。”高梧回答,“偶尔有意外发生,就得靠同学了。”
“靠你那同学吗?”斐宁又问。
“他连饭卡都没带过。”高梧一笑。
高梧刚认识陈彦的时候就知道,陈彦在高一就把饭卡弄丢了,一直没有补办过。事实上陈彦也没有需要用过饭卡的地方。
资本家需要的是银行卡而不是饭卡。
“牛逼。”斐宁给高梧竖了个大拇指,“我高中也走读,不过我午饭都是在饭堂吃的。”
“饭堂能符合你这种少爷胃口吗?”高梧想起方沅天天吐槽饭堂的场景。
“我哪里是少爷了?”斐宁无奈地笑,“同学觉得不行,我觉得可以。我对伙食要求很低的。”
高梧笑了笑,不置可否。
“你不吃了吗?”斐宁看高梧停下筷子。
“吃了两碗了,吃不下了。”高梧感受了一下,胃里有八分饱了。
那盘扬州炒饭大到像是四人份,高梧和斐宁一人装了两碗,现在看着还剩两碗。
由分量来定全场最佳的话,炒饭必须夺冠。鱼和东坡肉也都好吃。
“你吃得太少了吧。”斐宁又装了一碗饭。
“都是为了让我的舍友不挨饿啊。”高梧也学着之前斐宁的夸张叹气,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地加了摇头。
“别,您可劲吃,让谁挨饿也不能让我们宿舍的团宠挨饿。”斐宁楞了一下,接着笑得和捡了金子似的。
“别再喊我团宠了,我不喜欢这个称号。”高梧也笑了,却不是在开玩笑。
作者有话说:
大张伟的《那些都不是我》
明天有事停!更! 理不直气也壮。没有存稿的人连这章都是新鲜滚热辣现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