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 91 章 完结章

缔婚 法采 5295 字 3个月前

【跳看太多,你已被系统自动屏蔽了,多订几章刷新试试】众人无不欢天喜地。

早饭就摆在了秋照苑。

谭廷先关心了一下妹妹,他离家的时候,谭蓉也才十一岁,三年过去,已经是十四岁的大姑娘了。

接着谭廷又叫了二弟谭建到跟前来,二话不说地就考较了学问,直把谭建问得满头大汗,谭廷眉头皱了起来。

再问几个答不上来的问题,谭建觉得今天的饭他就不用吃了......

他紧张的不行,偏房中赵氏正同谭蓉说话,奴仆门忙着摆饭,没有人能帮他把这一茬错过去。

直到一眼看到了旁边的大嫂。

大嫂也看到了他。

可是在大哥的眼皮子地下,谭建也不敢求助。

只是大嫂却仿佛能读懂人心一般,极快地让仆从把最后的饭菜都端了上来,然后温声道了一句。

“母亲,大爷,用早饭了。”

谭廷的考问暂停,不满的目光从谭建身上暂时收了回来。

谭建大松了口气,连番给项宜投去感恩神色。

要不是大嫂,他今天得死在这......

一家人聚齐不易,吃得倒也热闹。

项宜与这热闹并不怎么相融,不知是不是昨日在风里坐久了,着了寒气,今日头脑有些胀热。

不过赵氏昨日的头痛未消,项宜伺候着她用了半程饭,最后才坐下吃了半碗粥。

饭后,谭廷暂时留下有话要同赵氏说。

多半是世家之间的事。

他没让项宜留下,项宜自也无意去听,揉了揉发胀的额头,去料理他带回来的诸多物什。

三年前,谭廷中了进士之后,选馆入翰林做了庶吉士。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庶吉士正是翰林的一种。

谭廷十九岁中进士,是本朝最年轻的进士,之后顺利入选庶吉士,可谓前途无量。

如今谭廷结束了在翰林院的观政,接下来便是正式做官。

有林氏这门显赫的姻亲在,之后谭廷正式授官,必是京中紧要差事。

因而此番返乡带回来的东西不多,可见之后仍会继续返回京城。

这样算来,他拢共在家的时间也不过两三月而已。

项宜有条不紊地指挥人收拾箱笼,将谭廷随身用物件放入房中,剩余的便是带回来给众人的,如给赵氏的燕窝、给谭蓉的各种玩意、给谭建的书和墨,以及各种木料香料等等。

乔荇却发现一个没有归属的红木箱子。

她打开一瞧,忍不住“呀”了一声。

“夫人快看,好鲜亮啊!”

项宜这才走过去,看到箱子里竟然是上好的毛料。

尤其最上面放置的,是一块暗红色的狐狸皮,水亮光滑,映着雪天过后刚露出的太阳,极其好看。

而在红狐狸皮下,还有纯白无杂色的白狐皮,白色狐皮下好似还有其他皮毛。

乔荇看呆了,小心地抚摸着那块红狐皮,“夫人,这皮毛又厚实又顺滑,手指尖陷进去都觉得生暖。这也是大爷带回来的东西吗?”

项宜不是很清楚,叫了谭廷的小厮正吉过来。

“也是大爷的东西?可说是什么用途?”

正吉跟她行礼,“回夫人的话,这是京里雁之皮货行的新货,抢手得不得了,爷特特让买来带回家里来给各位主子的。”

雁之皮货行。

项宜之前随着父在京做官的时候听说过,是家屹立百年的老字号。

乔荇又摸了摸下面的白狐皮,忍不住问正吉,“这真是给各位主子的?”

正吉微顿,飞快地看了项宜一眼,才点头道是。

乔荇没留意他的神色,数着箱中的皮子,“这块暗红色的定是给老夫人的,白色的是给大姑娘的吧?”再往下是一张油亮的棕色貂皮,“肯定是给二爷的......”

再往下的第四张,一定是夫人的了吧。

乔荇高兴地想着,夫人若是有这般好皮子做件厚实衣裳,似昨日那般出门整日,也不会着了寒气了。

可她再往下翻去,手指碰到了底层冰凉的木板。

没有第四张了。

乔荇一愣,小厮正吉心下一紧,跪在了项宜面前。

“夫人息怒,大爷差小人去买皮子,不想那雁之皮货行有个古怪的规矩,不管排队多长时间,一次最多买三张皮,所以小人就只买了三张回来......”

他这般解释了,项宜还没说什么,乔荇瞪住了他。

“一次只能买三张,那就再去一次啊!”

正吉第二日原是又要去的,但家信到了京城,还要旁的物什要采买,谭廷就说不必再去了......

正吉正要解释,夫人就摆手止了乔荇,示意她不必再问了。

可乔荇不甘心,看看那三张各有归属的好皮毛,忍不住道。

“夫人怎么就不该有一张皮子了?”

大爷惦记着家里的每一个人,却独独没有替他照看母亲、弟妹、族人的夫人。

凭什么?

乔荇是火炭一样的脾性,但项宜不欲在此事上纠缠,同她摇了摇头。

然而却在此时,谭廷到了门前。

谭廷未进院门就听到了乔荇的话,但他大步进来,一眼就看到了慌张跪在地上的正吉,也看到了他立在廊下高高在上的他的正妻。

眸色沉了下来,谭廷示意正吉不必再跪,站起身来。

他想起昨日潮云河上,因他那位岳父偷工减料开裂的大堤,深压目光在项宜脸上不耐微落。

“京城事多,回程时紧,难能万事周全。不过是几张皮子,谭家库房里多的是,你想要便自己去挑,不必在此闹腾,惹人笑话。”

他不指望她如何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莫要无事生非、闹得家中鸡犬不宁,也就是了。

话音落地,他负手错开项宜,大步进了室内。

庭院角落里的枯草哗啦啦被风吹响,衬得院中出奇的寂静。

正吉低着头不敢出声。

乔荇惊诧,不可思议地睁大了眼睛。

她忍不住要替夫人辩解。

夫人怎么可能是大爷口中那般人品?

这时,院中的风掠到了檐上,檐上厚厚的积雪窸窸窣窣地下滑,又成块砸下来。

乔荇见夫人毫无愠色,反而唇边掀起极淡的笑意。

“大爷说得是。”

第二日雪化了许多,谭廷去了维平府。

他没有交代自己去了哪里,项宜也没有问。

他前脚走了,乔荇就重重松了口气。

“大爷还不如不回家,夫人这两日越发不自在了,连刻石头都没时间了。”

项宜坐在乔荇在后罩房的小屋子里,将手头上刚刻好的印章打磨了一遍,细细吹着上面的尘沫,笑了笑。

“你少说点话比什么都强。”

乔荇气堵,后面要说什么都忘了。

项宜笑着将印章放到巴掌大的小匣子里。

“把这个送去吉祥印铺,跟掌柜的说一句抱歉了,耽误了两日的工夫。”

乔荇把小匣子收了,“夫人也太客气了,以您如今的手艺,多等您两个月也不敢多说话的。”

她又高兴起来,“若是能卖得高价,夫人也打一套像样的头面吧,奴婢见老夫人给大姑娘新打的一套金丝点翠头面,又灵动又耀眼。”

夫人没什么嫁妆,首饰也少的可怜,拢共也就几只银钗并些簪花而已,梳妆台前的匣子空荡荡的,有几个品相好的玉镯,都留着见面时送人。

项宜也瞧见了谭蓉的新头面。

“我倒是不用,但若能给宁宁打一套就好了,放进嫁妆箱子里也漂亮。”

项宜有一双龙凤胎弟妹项宁和项寓,两人比项宜小五岁,到了下半年才满十五。

念及弟妹,项宜眸色和软下来,吩咐乔荇。

“别忘了问一下,有没有家里的来信。”

乔荇得了吩咐,很快去了县里的吉祥印铺。

掌柜的见她来了,让伙计沏了茶,小声问。

“听说谭家大爷回来了,夫人是不是不得闲了?”

吉祥印铺本来生意一般,一边制印卖印,一边帮木工石匠介绍活计,赚的钱刚够维持店面。

但项宜嫁过来之后,常做闲章委托售卖,有时也接定制的篆刻。她的印制得慢,品相却相当不错,尤其近两年制艺纯熟起来,颇为能卖的上价钱,吉祥印铺也跟着转了起来。

项宜并不想出名,只想换些钱罢了,因而这事没什么人知道。

乔荇哼哼两声,“确实,夫人越发不得闲了。”

不过乔荇琢磨着大爷也不会在家太久,便道,“忙虽忙,但若是有好品相的玉石,还是烦请掌柜给我们夫人留着。”

旁的都是靠不住了,连夫人自己都说,唯有本事靠得住。

乔荇又问了掌柜有没有项家的来信。

项寓不喜谭家,不愿意把信直接送进谭家,于是半月一封信,都是捎到吉祥印铺。

可这次,掌柜的一口气竟拿出两封信来。

一次两封信,可见是临时有旁的事发生,才又补了一封。

乔荇不敢再停留,连忙带着信回家去了,只是她没留神,有人在大街上一眼瞧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