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叫来几个近处的练习生,指着那些反光的位置问他们,“看到这些细微的闪光了吗?”
几人点点头。
“知道这说明什么吗?”
其中一人挠了挠头,不确定道,“说明金子太亮了?”
明宣摇了摇头,解释道,“金制品色泽温厚,亮而不闪。”
“在强光照耀下会有闪光,说明金料质地不纯,内里含砂。”
几个人刚才还义愤填膺地帮穆杨出气,现在忽然变成了认真听老师讲课的学生一样,一脸崇拜地看着明宣,“原来如此啊……”
穆杨:……
直播间的观众们:
【这个发展好魔幻,感觉下一刻那几个练习生就要对明宣说“起立,老师好”了……】
【我也觉得明宣说的好有道理。】
【古代技艺水平低,金料里有杂质太正常了吧……这有什么好锤的?】
明宣将平安扣收回掌心,抬头看向自己身前的穆杨,“这平安扣,是你哪朝哪代的先人传与你的?”
穆杨的额上已经浸出了细密的冷汗,他没想到明宣竟然真的能说出一番所以然。
他连忙熟练地说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我家祖先是启朝乐文年间人,也就是历史上启文帝执政时期。”
明宣闻言朝穆杨温和地笑了一下,心想这不是巧了吗……
穆杨只觉得对方这一笑让人脊背发毛。
明宣,“也就是说,这块平安扣是两千年前,乐文年间的产物?”
“是的。”穆杨努力为自己找着理由,“两千年前,生产水平低,金料中有些杂质和瑕疵自然正常。”
明宣却摇了摇头,“你不知道,这块平安扣中嵌杂的砂不是一般的岩砂,而是被打磨得圆润光滑的河砂。”
穆杨听不懂两者间的区别,只能恶声恶气地反问,“所以呢?”
“所以,这是块淘金。”
听到明宣的解释,穆杨松了口气,他还以为明宣要怎么锤自己,结果只是这些不痛不痒的东西。
穆杨勾起唇角,嘲讽道,“谁不知道淘金术古来便有,两千年前的大启朝出现淘金制品再次正常不过……”
“绝对不正常。”说话的是从开始便一直沉默无言的徐文渊。
从刚才这群人冲进自己的宿舍,不分青红皂白地撞开明宣的行李箱时起,他便非常不爽。
他是很少情绪化的人,但这件事触到了他的底线。
学霸的话总是充满了信服力,他一开口,众人便安静了下来。
徐文渊继续道,“淘金制品在历史上的任何朝代出现都正常,唯独在启文帝时代出现不正常。”
穆杨脸色瞬间变白,“文渊哥,你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是我在骗人?”
徐文渊冷冷地扫了他一眼,“你有没有骗人,自己心里清楚,但是历史不会骗人。”
看着穆杨死咬着牙负隅顽抗的模样,明宣忽然觉得异常扫兴,失了和他对峙的兴致。
徐文渊见他明媚的脸上蒙上了一层淡淡阴翳,心中一痛,主动接过解释的责任,“启文帝执政时期,民间禁止淘金,你这平安扣不可能是你启朝的祖先给你的,实话告诉我们,这东西到底从哪儿来了的?”
直播间里,懂行的人纷纷发弹幕解释道:
【历史系研究生默默发言,学神说的对,启朝这些禁止淘金的律令在《大启法典》中都有记载。】
“这……”穆杨脸上的冷汗如雨下,“律令是律令,百姓是百姓,你怎么就敢保证,启朝的百姓都那么遵纪守法呢?”
听到穆杨的这句话,原本已经失了与他对峙兴致的明宣忽然动了真怒。
污蔑朕可以,但不能污蔑大启的百姓,因为那是朕的大启,是朕的百姓!
短短几段对话间,为了圆谎的穆杨已经绞尽脑汁编了很多谎话,可他每打一个补丁,便会被明宣他们一一戳破。
眼看就要撑不住的时候,穆杨忽然发现,即便被自己污蔑偷东西时都一副云淡风轻模样的明宣忽然变了一个人似的。
一直围绕在他周身的那种淡然无争的气质瞬间变得冷然又威严。
穆杨眼睁睁地看着明宣的变化,忽然发现自己被对方的气势吓得说不出话了。
明宣看着穆杨,一字一句认真道,“金滚江之所以叫金滚江,是因为那里河砂中盛产金砂。
乐文年间,金滚江因民间大量淘沙而决堤,无数房屋倒塌,良田被淹,百姓损失不计其数。
启文帝将世间所有淘金制品收集起来,一一熔铸,随后颁布了律令——凡是制备、购买及储存淘金制品者,不问缘由,斩立决!
当时,无数百姓因为淘金者引发的水而家破人亡,启朝上下更是无一人不痛恨淘金者,恨不得饮其血,啖其肉!
你所谓的‘律令是律令,百姓是百姓’更是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