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沐忍不住说:“学长,你要主动一点呀,既然话都说出来了,意思要表达全呀。”
沈之越问:“你喜欢我直接问么?”
叶沐想了想,又不是很确定:“你直接问,我会喜欢的,不过你含蓄的时候,咱们会有很多互动,我也喜欢。”
沈之越应了。
不会儿,两人聊起下一步的工作规划。
叶沐还在居家办公,但其实就只会用到一个笔记本,她可以拿着过来沈之越这里,抓紧时间享受二人世界,否则一旦正式开工,又要聚少离多。
再者,沈之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接到活儿,可能随时会有。
相比之下,其实画廊的生意还是稳定的,毕竟消费群体摆在那里,而叶之鸣本来就是艺术品经纪人,多年的口碑摆在这里,有钱人在这方面的投资,并不会因为疫情而缩减,反而是有一部分人,因为疫情的影响,在解封之后会来一波报复性消费。
叶之鸣已经感受到趋势了,便提议让叶沐尽快辞掉工作,回来帮他。
其实叶沐已经在考虑了,但手里还有项目在跟,起码要等做完以后。
就这样聊着聊着,等两人溜达完,叶沐就坐上沈之越的车回了趟家,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出行李,并拿上笔记本电脑。
随即两人又去了一趟超市,采购了一些食物,还补充了某些计生用品。
毫无疑问,这天晚上两人都无心工作,只将因为被迫放长假而养足的精力,一股脑消耗在彼此身上。
事实上,整个周末都是这样度过的。
直到周一,叶沐爬起来打卡上班,沈之越就负责做饭,空闲的时候去工作间拉片剪片。
居家办公压力没有在公司那么大,大家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公司也不会提硬性要求,说必须多少个小时在线等等。
叶沐一直忙到下午,才有时间跟黎染联系。
两人聊语音的声音,刚好被在工作间里拉片的沈之越听到一点。
就在黎染追问叶沐用户体验如何时,沈之越从工作间出来了。
叶沐匆匆说了句“可以给五星哦”,后腰就被人捏住。
叶沐叫出声,不会儿,语音就被按掉了。
两人闹着闹着,就动起了真格,最后还在沙发上打卡解锁。
经过几天的相处,叶沐发现沈之越是一个既容易害羞,又注重隐私的人,他很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私生活,更不会发什么心灵感悟,或是生活见闻,他连自己的定位都不暴露。
有时候他随手发一张风景照,也不知道是多久以前拍的。
但这不是故作神秘,他就是这样的性格。
而他的“害羞”也不是那种对外界的怯懦和紧张,这也是他性格上的东西,他是含蓄的,当含蓄的表达被人戳破时,他就会露出仿佛“害羞”的一面,就像是含羞草,对光和热会产生反应,受到外力触碰就会闭合叶子。
相比之下,叶沐就外放得多,她乐于分享生活,尤其是喜悦和快乐。
这一点或多或少也感染到周围的人,认识她的人都认为她天性乐观,活泼好动,可事实上,那只是她的保护色,她私下里是个死宅、运动废柴,她很少户外运动,更不会跟不熟的朋友聊自己的生活点滴。
或许人都是有两面的,就像叶沐眼中的沈之越,也是如此。
她以为他是内向的,含蓄的,可私下里有些表现,又时常吓她一跳。
她在他的屋子里住了七天,解锁打卡的地方可不止七个。正经人一旦做了不正经的事,那种反差是会让人大跌眼镜的。
难怪有人会说,千万不要招惹老实人,老实人老实了一辈子,看上去脾气好,性格好,可你不知道他憋了多少委屈、心酸、痛苦,只是没有缺口去爆发。一旦有人把他们惹急了,那后果就是不堪设想的。
当然,这例子不够恰当,但道理就这么简单。
叶沐有时候会想,是不是沈之越这几年一直单身,也没有在剧组里胡搞的习惯,所以有些情绪压抑的太久,快要憋坏了?
而她,似乎就成了不小心戳破堤坝的人?
她甚至怀疑他拉了那么多片,是不是不只学到了外国电影的镜头语言,还默默学会了其他东西,只不过之前一直是理论累计,如今才有了实战机会,并且基于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着劲儿的练习。
如果要精炼一点形容呢,也就是那两个字——闷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