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危看上了北边有山有海的那间院子,一打听,已经被预订了,他和庄 难得来一趟,又不想留遗憾,索性给开发商打了个电话,很快这边的经理就带着领班跑过来,说已经把客单延到另一间了,点头哈腰地把人往里请。
院子靠山朝海,屋外有一大片竹林,有温泉的山坳里地气热,那竹子到这季节都是苍翠常青的。房间采用板材结构和玻璃,盖成偏中式的小别墅,泡着温泉,还能看见玻璃房外面的海景。
庄 浑身上下黏得难受,一进去就直奔池子,刚要脱衣服,余光一瞥,又折回来重重地关上房门。
蒋危碰了一鼻子灰,在外头站了一会儿,扒着门说:“那你先洗啊,我让人送上来两条中华鲟,给你炖个鱼汤,衣服放着我等会儿收拾。”
庄 洗完澡出来的时候,蒋危正一个人在料理台忙活。
从前的总参大院,家家就那么几口人,吃饭的嘴一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今天不想开火了,就抄着家伙事儿到对门去蹭个灶台,一起包个饺子,煮个面茶,两家人围到一桌吃。时间长了,谁家的猪肉包馅大皮儿薄,谁家的糊塌子焦香软嫩,那些小辈儿隔着老远都能闻出来。
庄 的奶奶就属于会煲汤那一挂,从广式生滚粥到小米稀饭样样拿手,尤其是熬出来的鱼汤,又白又稠,专给宝贝孙子补营养。等汤出了炉,邻里邻外一个个的都循着味来了,蒋危眼巴巴瞅着锅,拿筷子敲敲碗,说:我爷爷说喝你家的鱼汤能变聪明。
庄 看看门口一群饿小孩,不说话,勾勾手指头,蒋危立刻垮下个脸,转头煞有介事地把人往外赶,“走吧走吧,今天没得喝”。他落在最后,等别人都走完了,又闪身进来把门一关。
庄 这才踮着脚,踩在板凳上舀一碗汤,发奖状似的递给他。
十几年过去了,每次喝鱼汤,庄 都暗自后悔,当初怎么就给蒋家小二分了那一碗。
“你还有这手艺呢。”庄 说着漫不经心地走过去,越过料理台,直接坐到沙发上,拿起手机准备叫外卖。
“哎,你尝尝,这家有个国宴大师,刚才我俩交流了一下心得,不一定比咱奶奶做得差。”蒋危端着碗凑上去,一把抢走庄 的手机,顺势在他颈窝里嗅了嗅,“用的什么沐浴液,这么香。”
庄 脸色难看,“……什么也没用。”不常用的沐浴液他一般都不会用。
“那就是你香。”蒋危笃定。
他想想昨晚还有些意犹未尽,打算扑上来再来一次,冷不防电话响了,他拿过手机一看,屏幕上端端正正写着“蒋师长”三个字。
蒋危跟自己的爸爸很少叫父亲,他是爷爷膝下长大的,从小听老爷子拿他爸的故事当反面教材。蒋师长当年上山下乡,怨恨老爷子让他插队到新疆,等到七十年代召回的时候他不肯回来,就彻底扎进部队,带着生产建设兵团在那边屯兵屯田,哪怕如今调回来了,也不把北京当家。
蒋危想了想,还是把电话接起来,放在耳边,没开口。
这么些年父子俩除了公干,少有别的话。
那边一上来就问:“你在哪呢?”像上级对下级发号施令的语气。
“在外边。”蒋危也答得敷衍。
“你去延庆了?”
“嗯。”
“那边抓捕是公安上负责,你去瞎掺和什么?”蒋怀志声音沉沉的,近六十的年纪了,听来还有种在操练场训兵的严肃,“摸到那条大鱼,不想着第一时间联系外围,自己冲进楼里救人,谁教你的?”
蒋危坐正了一些,沉默着,没有说话。
电话那头静默了半晌,蒋怀志又问:“黎宗平……没见血吧?我听说当时楼里还有个警察,是谁开的枪?”
蒋危漫不经心地抬了抬眼,这次回答得很干脆:“我开的。”
“没见血就还好,司令部那边,你得去解释一下。”蒋怀志顿了一下,语气变得微妙起来,“挂着军牌出去也不知道收敛点,还把车开去度假山庄,那车上的军备是随随便便能带出去的吗……你跟谁在外边呢?”
蒋危眉角一松,淡淡笑起来,五指隔着桌子搭上庄 的手骨,轻柔无声地蹭了蹭,“……这个您别管了,回头我把车牌换下来,绝对不给您添麻烦。”
“耍个朋友,还瞒着你老子,又不是不让你搞。”蒋怀志哼了一声,难得露出几分慈和。
房间里很静,这句话庄 听得清清楚楚,拿着汤匙的手顿了顿。
自打他跟蒋危闹出这档子事,面对长辈便不免难堪,浑身上下哪都觉得不自在,蒋危看着他这副窘迫模样就有些心痒痒,敷衍着他爹:“您忙着……我这边先挂了。”
庄 飞快地垂下眼去,舀了一勺汤,慢吞吞送进嘴里。
直到一碗汤喝完,白瓷汤勺被他轻轻搁下,在碗边撞出一声轻响,庄 抽了张纸擦干净嘴,慢慢道:“老二,我问你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