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演技代替症 休芸芸 2317 字 5个月前

“对了,”就见刘秘掏出一份文件合同,道:“顾总走之前还专门交代了,公司对罗布里的资源要重视起来,这不,咱们公司就跟天基影娱资源置换了一下,你看看具体合同。”

奚兰接过合同看了一眼,猛然眼睛一亮,露出激动的神色:“天幕的预定热剧?还是男一?”

这……真是给罗布里的?

这小子还不知道天上的馅饼掉下来了,还绷着脑袋偷看顾总的办公室呢。

“是啊,咱们这次置换算是占了便宜,”刘秘点头道:“用一个电影里的女二,换了人家电视剧的男一,天幕这回是指名道姓地要罗布里出演,也算他们天幕有眼光。”

就这样,罗布里就稀里糊涂被奚兰打包进组了。

按奚兰的说法,天幕这个电视剧制作是行业领先,别看拍的都是婆婆妈妈呀、三角恋呀、中年夫妻危机啊,一应俗套的东西,但人还就喜欢看,尤其是中年妇女这个群体,几乎就是锁定了番茄台,死活也不换台了。

收视人群范围大,收视率高,话题讨论度高,那么这个电视剧里的演员,就会获得大众的喜爱。

哪个演员不想走到大街上,被人民群众一眼认出来?如果连卖菜的大爷大妈都认识你了,你的名气能小吗?

所以,电视剧有电视剧的好处,比不上电影高大上,但就是亲切啊,你想想,人民群众躺在沙发上,磕着瓜子讨论你,作为一个演员,多幸福啊。

反正罗布里是挺幸福的。

因为他这个角色啊,说是男一,其实是给高了地位,因为这剧实际上还是个婆媳剧,罗布里饰演的上海小男人,夹在厉害强势的妈,和聪明不服输的媳妇儿之间,发生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但又不仅仅是这个核心。

婆媳关系作为一部剧的核心,是烂大街了,你怎么拍也很难拍出新意来,所以天幕这次的编剧下了大工夫,聚焦的不仅是婆媳关系,而是本地人和外地人看不见的隔阂。

本地的婆婆,外地的儿媳,瞧瞧,本就不能处得来的关系更是势同水火。

饰演婆婆的不是别人,正是和罗布里合作过的刘念。

刘念虽然多年不演戏,但一复出,圈里圈外是一片鞭炮齐鸣,她什么功底都是知道的,何况刘念的好几个同学都在东方卫视工作,位置最高的一个甚至是副台长。

这次天幕筹拍《小小一个家》,最先定下的就是她。

“来,各部门注意,准备打板,三、二、一,开始!”

就见刘念饰演的婆婆哼着歌儿拖着地,心情愉快,给儿子的婚房买的是新楼高层,采光特别好,房间敞亮,家具整齐,特别是这房子还是全款买的,左邻右舍反正是夸得她面上特有光。

上海人的特点就是干净,还心细,这鱼缸里多少水她都要定个量杯,花盆里的叶子黄了一片她也如数家珍,心疼地不得了。

看起来像是家里的女主人一样细心呵护着这个家。

但她是女主人吗?

不,她儿媳妇才是。

就见刘念的目光往客厅的合照上瞥了一眼,一股不满意顿时浮上眉间,照片上儿子儿媳幸福地相拥在一起,明明是男才女貌,但在天下婆婆的眼中,就是再好的儿媳,也感觉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更别说这个儿媳妇,还是个外地女人。

没有什么家底儿,父母还离婚了,哎呦喂,单亲家庭哎!

当初就劝儿子不要结婚,但儿子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刘念这个婆婆就觉得,一定是儿媳妇这个小妖精,迷得儿子要跟自己翻脸。

刘念看起来越想越气,干脆扔了拖把,换上了一件衣服,提溜着菜篮子,出去买菜了。

这一趟菜买回来,心情是愉快了许多,一条鱼被她一张厉害的嘴巴砍了三分之一的价格,秋葵和娃娃菜也新鲜,一串葡萄也水灵灵的。

没想到多嘴的对门看到她回来了,闲聊了几句,听她说自己怎么砍价,居然嘲笑道:“我说艳芬哎,你为了那几块钱都能消磨上一个小时,你知不知道,你那儿媳妇一瓶香水就好几千,还是她亲口告诉我的!”

这下刘念可就气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