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演技代替症 休芸芸 1175 字 5个月前

征服了B站的男人。

……

最后甚至出现了……

罗布里×B站cp向视频。

一通操作连罗布里的粉丝都震惊的地步。

……

5月4日,青年节。

朝气蓬勃的节日。

北大校庆纪念片公映。

54个北大风云人物群像。

壮怀激烈,栩栩如生。

波澜壮阔的历史,救亡图存的真心。

一本《新青年》从陈、独、秀先生手上,交到了大钊先生手上。

再由罗布里饰演的大钊先生,好像漫不经心,又好像别有所托地,放在了□□手中。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中国的未来在你们手中,去吧。”

大钊先生目送着□□撑起伞,大步走出了北大。

他回过头去,就见温婉的妻子放下针线,四目相对,微微一笑。

大钊先生目光闪烁,深邃的目光中褪去柔和,变成了矢志不渝的坚定。

……

罗布里的戏份不多,但很亮眼。

本来说他只饰演青年大钊先生,但后来导演觉得他还可以胜任中年大钊先生。

本着节省剧组开支……啊呸,本着人才演员需要发觉更多潜质的想法,导演又让他出演了中年大钊先生,一以贯之。

……

这个人物让罗布里获得了……广泛赞誉。

说实话,从面部特征来看,罗布里和人物,没有特别相似的地方。

所以对于校长和导演居然找他出演大钊先生这个决定……罗布里自己也很有疑惑。

但导演看人准:“因为我看过你演的小冯书记,眼神特别坚定,特别纯粹。”

多少演员,形象和气质都不错,演技也可以,却缺乏一些纯粹的东西。

让他们换上服装,说出人物台词,感觉就是不对。

这不是演技的问题,这不是气质的问题。

导演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回答道:“我们折腾了很久去验证这个问题……我们问演员,你相信这世上有一种人会为自己的信仰付出生命吗?”

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毫不犹豫地回答他们相信。

但导演知道,他们没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