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演技代替症 休芸芸 1493 字 5个月前

……

这有赖于在拍《刺客风云》的时候,郑飞大哥给他做的高强度训练。

郑家班就是香江武打的巅峰,就是技术的缩影,对罗布里的特训就导致他对身体的掌控非常自如。

舞台上,王子的那种轻松放纵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

很快,饰演王后的演员走了上来,作为母亲,愤怒地斥责王子在父亲去世没多久,居然肆意行乐。

音乐乍停,王子从堕落中清醒过来,充满了羞愧之色。

这就是王子的两种人格的交战。

一个在肆意行乐、鼓吹堕落。

一个在遵守道德、清规戒律。

这一幕,就是第一幕最开始的时候,王子照镜子的延续。

……

第一幕,罗布里饰演的王子从最开始出现在观众眼前,就是在照镜子。

王子,和镜子里的王子。

在灯光师的调控下,罗布里的身上白色披肩闪闪发光。

而镜子里的罗布里,却被黑色包裹,象征人格的不统一。

……

王后在规劝他:“你是一个国家的王子,马上就要成为国王了,你必须肩负万民的信仰,对得起他们对你的欢呼……”

魔王却在诱惑他:“凭什么,你要像个清教徒一样生活在别人的安排下,看那酒杯,难道不应该举起来欢庆吗?为什么要让杯中的红色血液,白白流淌?”

罗布里面对王后的时候,他就是个高尚的、自律的、单纯的王子。

面对魔王,他成为了纵欲和奢靡的代言人。

……

在百老汇的舞台上,表现人格分裂的戏剧其实不少,因为欧美人他就是吃这一套,从弗洛伊德发源的对精神起源的探索,就导致这种题材在欧美大受欢迎。

不是没有演员演过精神分裂,甚至因为成功饰演精神分裂而名声大噪的演员还不少。

但没有一部,像《天鹅湖畔》一样,需要主演在飞速切换的舞台场景中,完成两种人格的无缝切换。

也就是说,前一秒,罗布里还是个忧郁多情的王子呢,后一秒,他就要毫无预兆地成为一个沉湎酒色、积郁已久的狂躁之徒。

四十一幕中,这样的转换有十九场。

最重要的是,王子自始至终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罗布里,他没有替身,他不能像电视剧电影里那样,一对双胞胎虽然是一个人扮演的,但有特效将他们拼合在一起,而且还有明显的服装、化妆上的不同。

罗布里需要立住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格,单凭他的演技和肢体语言。

……

天鹅湖畔,并没有白天鹅和黑天鹅。

所谓的白天鹅和黑天鹅,是王子心中的剪影。

有的,只是白王子,和黑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