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非一朝一夕之功

战朱门 芭蕉夜喜雨 1229 字 5个月前

只是,她有贼心有贼胆,但囊中羞涩啊。穆大少爷的钱已被她拿来买地买铺了。手里能动的钱,顶多有个几千两。

造一艘二千料的福船,就得好几千两银子。若一料载重是一石的话,那两千料的福船,可载重两千石,但上千料的福船,需得上百人来驾驶。

除了造船银,雇佣水手船夫的银子,买货的银子……

而且一来一回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或是更长。

利润很可观,但是出海这个生意广丰水目前还做不了。没钱没人。还是捡漏,捡漏就好,做个中间商就好。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接下来杨福再出去应酬,耳朵还是竖着,但说出的话变成了,“你们有需要什么货的,告诉我,我帮你们贩来。”

折腾一个月之后,朝中忽然传来消息,永康帝立排众议,命泰宁侯陈珪,负责督建北平城。

一时之间,糯米价贵,一度飙到了二两一石,还到处都买不到。

刚散朝,张辅和一众大臣往宫门外走。

泰宁侯陈珪被人团团围住,纷纷向他各种打探消息。张辅只往那边撇了一眼,脚步不停。

素日交好的几位同僚与张辅并肩走着,悄声耳语:“有人说陛下打算迁都?文弼觉得这个可能性有多少?”

张辅默了默,摇头:“陛下的心思难猜。如今只说营建原蕃国的宫殿。并未说修建北平城。北平是龙兴之地,陛下要修建宫殿,也,说得过去。”

一左一右两个同僚瞥了他一眼,明显不信。可人多眼杂,也不好细细分说。

张辅心中自然有自己的一番想法。若陛下想迁都,他是赞成的。

他是武将,自靖康之难后,北边地区落入异族统治,已达两百多年。

他生于北平,长于北平,对北平的感情自然更深。若陛下迁都,皇朝位于北边,我汉族对于北边地区的控制将达到前人所未达到的高度。

界时,国都离长城近,朝廷便可以快速调动军队进行御敌。

而前朝残余也只能往更深的草原逃窜。论军事指挥,国都处于北边,自然比处于江南的应天府更有优势。

但这话他不能说。

对于生长于南方的臣工来说,北边的气侯让人无法适应。且迁都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国库都有可能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