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些了。”
柳言希再仔细地观察妹妹的神色,看到并无任何不妥之处,遂也就放心不少,但还是对妹妹解释道:“贞儿,不要怪为兄多心,实乃如今行事艰难,你若与皇家有上一丝牵扯,柳府行事便要倍加小心,为兄不得不多做考虑。”
柳言贞听後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但很快便回道:“妹妹明白。”
柳言希并未再仔细观察妹妹的神色,闻言後便道:“如此就好,现在天色已晚,为兄要走了,你也早些歇息吧。”
柳言贞目送兄长离去,直至送出书房之外,待看不到兄长的身影之时,不自觉地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因为这件事情,柳言希也对一向低调的七王爷注意起来,虽说妹妹没有那方面的意思,但柳言希依旧不放心,便托人打听了一番七王府内宅的事情,後来才知晓原来现在七王府中并无女主人。
明昊男子十六七岁时大多已成婚了,更何况明世云身为皇子,与其婚配的女子更是早已选定好的,只因就在他出宫立府那年,与他曾有婚约的女子身患重病,存著还能治好的念想遂决定晚些大婚,只可惜那位女子终是没有成为王妃的福分,在熬了几年之後最终在去年香消玉殒,後来宫里也存著再度赐婚的念头,但一来身份要匹配,年龄要适合,好多贵族之女早早便已定下了婚约,一时也不好寻找,二来有些人家存著攀龙附凤的心思,看到如今的七王爷并无多大作为,便也不会甘心将自家女儿许配一个平淡王爷,又有些忌讳明世云的未婚妻早丧,怕其有克妻之命,三来明世云也表示虽未与那女子成婚,但也不愿就在那女子新丧之时再另行婚配,於是,这件婚事便拖了下来,不过好在明世云在成人之时按宫中惯例会送上一名没落的贵族之女以通男女之事,内宅中倒也有一名侍妾伺候。
柳言希将这一切打听清楚之後虽然有些忧心,但暂且可以完全地放下心来了,自家妹妹与那七王爷岁数上有些差距,就算怎麽看,以柳家的家世也断没有让妹妹嫁过去受委屈的道理,所以柳言希也就放下来这件事情,好好去准备进入翰林院的事宜了。
今日是柳言希第一日进翰林院的日子,虽说恩荫的官家子弟在翰林院中大多不过是混份差事罢了,但对於柳府来说也是一件大事,这日柳言希早早便起身去前厅向父亲请安,柳大将军知道这个儿子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倒也不用太过操心,只是淡淡勉励了几句,而妹妹柳言贞也是一大早就赶往前厅等著送送兄长,柳大将军因为身份自不会对儿子表现出什麽不舍,说了几句便让儿子赶紧出府,柳言贞倒是依依不舍地将兄长送到了府门口,又叮嘱了几句,因为翰林院午间有固定配给的膳食,所以柳言希中午便不再回府,柳言贞听到这事後更是让兄长注意膳食,也恨不得早上就让自家厨子把午膳备好带过去,柳言希听後虽然心下感动妹妹的关心,但听到那犹带稚气的主意後却也哭笑不得。
柳言希的官职自是达不到上朝的级别,但也是和那些朝廷大员一般得一个点儿应卯,尤其自己还是新人,更是马虎大意不得。他早早地便来到了翰林院,自有人将他带到各处与其他人引见,翰林院中多半是学问精深的学者,也有往届的状元之材,柳言希自是不敢托大,恭恭敬敬地与众人见礼,别人敬於他的家世,加上柳言希的谈吐举止也不像一般的世家子弟倨傲,甫一见面倒也赢得不少人的好感,见过各处的大人後,柳言希乃是新人,自然要从琐碎之事做起,好在这些早有决定,柳言希被安排到整理前朝文献之处,前朝文献中有不少乃是孤本,虽说名为整理,实际上却是誊写居多。
第16章
柳言希来到给他安排好的位置,倒也不嫌麻烦,静静地誊写起来,一上午过去看看旁边所完成的纸张厚度,倒也称得上是成果斐然。於是这一日过去,对柳言希来说倒也是轻松。
翰林院可以称得上是朝廷中的“世外桃源”了,翰林院设在内廷之中,除了往日间整理文书之外,还要代为拟诏,纵然其中有所纷争,也牵扯不到柳言希的身上来,柳言希现在每日除了誊写一部分前朝文献之外,更是可以借此机会去品鉴各种孤本,日子倒也过得逍遥自在,先帝在时原本还想让翰林院将前朝的许多名诗名画收集起来,再加上名师批注,编集成册,只可惜仅仅是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并未附於行动,而如今的皇帝陷入与外戚周旋,更是顾不上此事,所以翰林院此时的日子真的很是悠闲,柳言希更是借此机会翻阅宫中珍藏的典籍,遇到一些孤本更是抄写下来,以备回去收藏。
皇帝的病情逐渐好转,原本以为会减弱的立储之声不料却越来越强,皇帝纵使怒在心中,但表面上仍旧不得不做出多加考虑的姿态,以安各方之心,上面的大人物闹得不亦乐乎,而这一切都好像与柳言希这个翰林院的小小的庶吉士没有关系,只是除了……
“二王爷。”
“二王爷。”
这日柳言希正在誊写书籍,听到外间同僚们的声音,便知道是二皇子明世玄来到了,也只得出去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