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李总管在心里冷笑。这事儿还没成呢,就开始谋划起以后的事儿了。六皇子这人心狠手辣,这么多年受陆家人的辖制,怕是早就心里有气了。等他登了基,陆家的下场,可好不到哪儿去。

圣上说的对,这样的人,杂念太多,心中总想着富贵,权势。身边还有那些个拖后腿的。再厉害,也不过是外强中干,纸老虎一只。成不了大事儿。

只是可惜了太子殿下。若他真的钻了牛角尖,圣上必会大失所望。只盼着太子殿下能坚强起来,不要辜负了圣上和薛小将的一番苦心。为天下计,肩负起他身上的责任才好啊。

承德殿中一时无话,落日的余晖照进了殿中,灰尘在半空中漂浮着,殿中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中,静的,能听得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所有人都静静的等着,因为所有人都相信,只要镇北将军府还在,只要顾家军还在,只要薛小将和顾少将军还在。他们,就一定能迎来曙光。

☆、第 63 章

长夜漫漫,仿佛一眼看不到尽头。成康帝和众朝臣们已经被困在承德殿一天一夜了。有承受不住的大臣们,早早就吓晕了过去,甚至更有甚者,在成康帝骇人的眼神中,瑟瑟发抖的投靠了六皇子李绩。而剩下的朝臣们,则都自发的站成一圈,将成康帝和太子护在身后。

“父皇,天就快亮了。想好了么,交出传国玉玺,再写一道禅位诏书。儿臣倒是可以让父皇当个闲散的太上皇,给父皇无上尊荣。否则的话……”

李绩不怀好意的看着太子李肃。

“再过一个时辰,父皇若还是下不了决定,儿臣会帮父皇下这个决定的。”

若不是搜遍皇宫都找不到传国玉玺,李绩对成康帝怕是不会这么客气的。

忠心的朝臣们声泪俱下,痛心疾首,捶胸顿足,怒斥李绩逆臣贼子,大逆不道。哀痛天道不公,让小人得志,正统蒙难。

成康帝依旧闭目养神,大殿中笼罩的阴云,压的众人就快喘不过气儿了。

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原本安静的皇宫,突然出现了一阵骚乱,紧接着便是震天的喊杀声。

不知持续了多久,直到有熹微的光线透过承德殿的窗,在玉石铺成的地面上,投射出几道阴影。

天亮了。

喊杀声却没有歇止的意思。

“这是哪里冒出来的兵马?”李绩背对着光线,整张脸埋在昏暗中,说不出的阴沉。

“是,是右武卫军在东大营驻扎的五千军,原是明少将军统领,如今交到了季少爷手中,跟着七殿下带人冲进皇宫,联合承庆门守将罗义,与禁卫军厮杀。”

“罗义!好个罗义!”李绩狠狠的攥起拳头,却无处发泄。

承庆门是通往承德殿的最为重要的一道宫门。李绩在很早就开始策反罗义了。当然,他不是以自己的名义,而是以那个一直被放在风口浪尖的二皇子李端的名义。

只不过罗义这人性子执拗,脾气古怪,又一根筋。很多话也不好跟他说的太直白,可这人也不知是脑子不好使,还是他们话说的太含蓄。

总之就是,无论与他说什么,这人都不主动,也不拒绝。态度暧昧,吊足了胃口。

偏此人还深得成康帝信任,相当于只要收拢了罗义,就可完全掌控承庆门,亦可事半功倍。

就在前不久,罗义终于开窍了。李绩本来将信将疑,后来得知是罗义早前在军中一个同袍,被擢拔为禁卫军副统领了。这人原也不过是安和门守将罢了,还不如罗义呢。而十几年如一日把守承庆门的罗义,自然心有不服。再加之那褚萧给他闺女说和了镇北将军府的家将顾亭,这罗义心中颇有些怨怼。

镇北将军府如今空有名号,没有兵权,若太子顺利继位还好,若不能……将军府的处境属实尴尬。而这些,自然逃不过一直盯着罗义的周严。

周严趁他踌躇犹豫之际,假意请罗义喝酒,将他给灌迷糊了,说以利害。二皇子李端趁热打铁,承诺事成之后擢拔罗义为大将军,封其女罗琼为贵妃。

嫁给顾府的家将和当贵妃相比,后者可是泼天的富贵了。再加上李端等人言语挑拨,糊里糊涂的罗义就这么上了贼船。

那之后,罗义也尽心尽力的做好一个上了贼船的贼寇应该做的事儿。直到李端在北疆竖了反旗,直到李绩从皇子府出来,直到承德殿被李绩包围,成康帝和太子殿下生命垂危。

罗义终于等到了本该属于他的使命,策反了近半数的禁卫军,在天亮前,打开承庆门,迎李穆和季斐进宫,杀奔承德殿救驾。

至此,李绩也终于明白了。自始至终,他都以为是自己在掌控棋局,可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对方手里的一颗棋子。或许没有将你放在显眼的位置,也或许根本没有注意到你,但只要还在这棋盘上,早晚都会发挥出棋子的作用。

或许他们不知道这背后所有的设计都是他,可并不妨碍他们将计就计。不管是二皇子还是他,但凡有人打了承庆门的主意,自然是心怀不轨。罗义只要假意投诚,待到事发后,不管是谁反了,只要有罗义在,承庆门便不会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