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虽任命高仙芝领军驰援平叛,但莫忘了,圣旨中领军的元帅可不是高仙芝,高仙芝只是个平叛副元帅而已,正元帅另有其人。
大唐历代都有皇子领军的传统,从太宗李世民开始,皇帝的儿子不管有没有本事领军,在大规模征战之际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这一点不难理解,一则皇子领军其实是代表着皇帝自己,儿子上战场拼杀,对文臣武将天下百姓都是一种激励。高贵如皇家之子都和普通人同生共死,这便是一种态度。另外一方面,这其实也是一种牵制。大唐皇子领军的历史中,除了李世民这另类之外,大多数皇子其实并无领军征战之能。而命臣子兵权过重的话又容易出乱子,于是乎便以皇子为帅,武将为副,这样既可保证有熟识兵事的人打仗,又能保证兵权在皇家手中,不至于出现意外的情形。这其实是一种对臣子的不信任,但因为已经形成了规制,倒也无人诟病。
此次被领军的便是玄宗的第六个儿子荣王李琬,他才是平叛大元帅,而高仙芝不过是他手下的副元帅罢了。正元帅不到,兵马如何出发?高仙芝等的便是荣王李琬从京城出发和大军汇合才能开赴战场。
事实上,这位荣王李琬其实也并非毫无才能,他可能是玄宗诸子之中唯一一个曾经领军打过仗,而且打过漂亮仗的人。开元二十五年,陇右军突袭突厥部落,大唐和突厥之间边镇烽火燃起,正是这位荣王李琬当时任陇右节度使之职,他受玄宗委派去往陇右,征兵备战有条不紊,面对汹汹而来的突厥兵马,在边境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歼灭突厥军六千余骑,一时间名扬四方。
也正是因为他有过领军的经历,而且也有些领军的才能,所以玄宗此次才授予他征讨平叛大元帅的职位,便是希望他能和高仙芝一起发挥军事才能,平息安禄山的叛乱。
然而,玄宗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他的这个完全出于占局考虑的任命会让一个人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如坐针毡,这个人便是太子李亨。李亨在李林甫死后虽然日子过得很舒心,再无人对其压制。然而李亨却明显感觉到了父皇对自己的疏远。加之他本来就心中有鬼,越是疑神疑鬼便越是觉得心中难安。玄宗的每一个举动和每一句话都能引起他的诸般猜想。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李亨都在用他并不高的智商去揣摩玄宗白日里说的一些话的弦外之音。这样的李亨就像一些敏感脆弱的文人一般,见一叶飘落便悲秋,闻花语便落泪,整个人多愁善感的要命。
而在安禄山如火如荼的反叛的进行之时,玄宗命荣王李琬为征讨平叛大元帅而非是任命自己为这个职务,在李亨看来,这很明显是传递了一个信号,那便是有可能让李琬取代自己。
这可不是没有可能的,当年太宗皇帝就是以皇子身份领军征战从而立下了莫大功勋,所以到最后其实所有人都认为太宗才应该是太子。太子李建成不得不为保太子之位而打算对李世民动手,但可惜的是那时的太宗已经羽翼丰满耳目遍布,他对李建成的一举一动都了然于心。玄武门之变便是太宗的先发制人,轻而易举的便夺得了皇位。
拿太宗当年的事情和现在的情形相比较,李亨猛然觉得此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荣王若是领军平叛成功,那将名声更隆,天下人都对他敬仰膜拜,而自己这个太子却在此事上默默无闻。自己是要当那个被羽翼丰满的太宗杀死的可怜的建成太子呢?还是要阻止此事的发生,将一场可能让自己丢了太子之位的危机化于萌芽之中呢?答案当然是后者,李亨可不想成为死在太宗刀下的李建成,所以他要先发制人。
然而,这是陛下的任命,木已成舟,李亨是绝不敢要玄宗收回成命的。但李亨却有他的办法。在毒杀李林甫之后,李亨忽然发现,很多事原来只需要胆子大心狠手辣便可解决,而并不需要辛苦的隐忍。那么在这件事上,既然无法改变李琬成为征讨平叛大元帅的事实,那么李亨便只能用自己的办法了。
平日和李琬来往甚少的李亨,在玄宗的圣旨下达之后便去荣王府见李琬,以太子的身份勉励李琬此去要为国建功之后,又以兄长的身份百般的关心,亲切的和李琬交流。李琬那里知道这位太子皇兄葫芦里打的什么主意,他将李亨的到来视为了善意,同李亨推心置腹的交流了一番。毕竟是亲兄弟,一旦聊开来,关系便迅速的升温。
在等待高仙芝大军抵达京城的这段日子里,李琬和李亨见了很多次面,或一起畅谈,或一起宴饮,或一起游玩,总之在李琬看来,他又找回了小时候兄弟们一起无忧无虑玩耍的感觉。他也为之前对李亨的一些误解而羞愧。荣王就是这么个单纯的人,简直就是帝王之家中的一个异类。或者说他是出污泥而不染的一个人。
然而小白花一般的荣王李琬却没想到的是,他的太子哥哥却早已对他下了手。李亨和李辅国吸取了毒死李林甫时教训,这一次的计划更为周密。李辅国寻异人弄来了慢性的毒药,此毒名为糜心散,毒物的发作方式是慢慢的累积之后通过药引的方式集中发作。在李亨和李琬交往的近二十日的时间里,李琬喝下了被分为八份的糜心散的慢性毒药,这些毒药在他的肚子里累积成致命的一整副毒药,等待药引的激发便将发作。
而在将这些毒药全部喂到了李琬的肚子里之后,为了避嫌,李亨断绝了和李琬的交往。李琬每去寻李亨,李亨都避而不见,这让李琬不知所以,怅然若失。他不知道这位太子哥哥怎么又忽然对自己趋于冷淡,连面也不见了。
腊月初七上午,荣王府的管家在府门前看到了门前有卖鹅的商贩驻足,笸箩里十几只大白鹅又肥又壮,想起荣王爷最爱吃烧鹅,于是便命厨下买了一只。当天中午,荣王李琬喜滋滋的吃了好几块烧鹅,到了下午,肚子便开始隐隐作痛。
这一切都是李辅国的精心安排。因为荣王喜欢吃烧鹅,所以李辅国便连续数日命人挑着肥大的白鹅在荣王府前后转悠,这些鹅的身上都已经被注入了糜心散的药引,吃鹅便等于吃下引发毒药的药引。可怜的荣王那里知道,当他喜滋滋的吃下烧鹅之际,便已经举步迈向了鬼门关。
连续三天,荣王腹痛不已,御医名医游方医请了无数,没有任何人能查出来病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荣王捂着肚子嚎啕,眼睁睁的看着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之人变得形容枯蒿面目全非。
玄宗得知此事后大为诧异,他本能的怀疑这是李亨做的手脚,但派人密查之后他打消了这种想法。因为虽然前段时间太子和荣王交往频繁,但最近四五天时间太子根本就没见荣王,而荣王是在自己府中忽然得病,李亨根本没有接触他,也没有派人来荣王府看望或者是治疗,送什么可疑之物,所以不可能是他。
五天五夜,荣王李琬终于解脱了痛苦,死在了王府之中。消息传来,所有人都惊愕不已。李琬的死因成谜,引发了许多的猜想,但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事李亨所为。李琬死去的那天晚上,李亨前来探望,在李琬僵直的尸体旁哭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几度昏厥过去。玄宗闻之流泪道:“太子对李琬是真情,兄弟手足之情如此,朕甚欣慰。”
高仙芝的大军在长安北校场苦等两日后,从长安传来了李琬暴毙的消息。高仙芝惊愕不已,尚未出征主帅便死了,这难道预示着一个不详的结局么?大军出征前最忌讳的便是各种倒霉事,现在自己遇到了一件最晦气的事情。
而且,高仙芝还不得不等到朝廷下命令,派谁人接替李琬的职位,前来汇合出发。一直等到第三天下午,终于圣旨抵达,一名身材五短面目肥硕的内侍身携圣旨而来,宣读了玄宗的圣旨。
“因荣王不幸,征讨平叛大元帅之职暂时空缺,现朕命高仙芝统帅全军前往平叛。另圣命内侍边令诚为监门将军随军监督。望速速发兵洛阳,以解洛阳之围……”
高仙芝接旨之后,起身来问道:“哪一位是边监门?何时将至?”
那肥胖的宣旨内侍呵呵一笑,缓缓说道:“咱家便是,高大帅有礼。”
高仙芝率十五万大军于腊月初九日抵达长安北三十里的大校场。本是十万火急的救援之行,高仙芝却不得不下令全军在大校场驻扎等待,因为大军的主帅此刻还在长安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