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没有把寒衣节定为具有特别意义的节日,这也导致“寒衣节”在民间的知名度不太高,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只有放假的节日才叫节日,其他的都统称为日子。
寒衣节、清明节、以及中元节,合称为华夏的三大“鬼节”。
寒衣节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寒衣节这天,讲究“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
寒衣节其实从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入冬了,给死去的亲人烧去冬天的衣服,让他们不会寒冷。
所以,在祭祀的时候,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亦谓之“寒衣”。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烧给祖先,这就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有了一些变化,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
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这种包袱虽有寒衣之名,但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所以,再后来,寒衣节,人们既烧寒衣,又烧装着纸钱的包袱,让死去的亲人吃饱穿暖,身上还有钱花。
这些都是对过世亲人的美好祝愿。
今天是寒衣节,老天爷也要出来应下景,前几天还是秋意绵绵,今天一下子气温陡降,很多人披上大衣都觉得冷,天地间一片萧瑟冷清景象,为寒衣节添加了不少气氛。
“爷,今天先给你捎几件过冬的衣服,再给你捎点钱,我回来了,家里挺好的,等明年清明的时候,我们再来给你扫墓!”我把冥衣放在火盆里,看着冥衣很快变成灰烬。
一阵风吹过,冥衣烧出的飞灰,立马就随风飘走了。
民间有种说法,在给过世亲人烧纸送东西的时候,如果纸灰很快随风飘走了,这就说明你的亲人接纳了你的东西,也很顺利地收到了你的东西。如果你在烧纸的时候,纸灰原地盘旋,长时间无法飘走,那就得多注意了,说明过世的亲人心里有气,不想收你的东西,或者他在下面发生了其他的一些事情,算是不好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