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道门圣地

难怪自古以来,青城山会被那么多的文人雅士所推崇,甚至还有不少帝王登山拜访,在青城山上留下了一段段佳话。

沿着蜿蜒的青石板路,行走在山林之间,走到半山腰处,但见一道瀑布自峡谷间飞泻而下,气势磅礴,落差有数丈之高,宛如银龙出洞,悬挂在那峭壁之上,相当震撼。

更为奇幻的是,晨曦升起来的时候,在这道水帘上方,竟然映出了一道彩虹,那道彩虹凌驾在天地之间,就像是一座通往天宫的七彩天桥,仿佛登上那座天桥,就能通往传说中的仙界。

山风拂过,碎玉落珠四散飞溅。

四周的青竹林木,全都倒映在瀑布下方的水潭里,就像一片颜料,落入了水潭里面,然后在水里慢慢渲染开来,斑驳多姿,奇幻无比,让人分不清到底哪里是真实,哪里是虚幻。

一路上,我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聆听小道童跟我讲述青城山的历史,让我对于这个道门圣地,有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

青城山历史悠久,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可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并建“丈人观”纪念。

在古时,青城山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陕西景福山合称五大仙山。各自供奉真武荡魔大帝、五岳丈人宁封真君、昊天玉皇上帝、降魔护道天尊、广援普度天尊。

西汉末年,被称为“蜀中八仙”之一的阴长生入青城山修道,但真正奠定青城山为道教名山地位的人物是张道陵。

东汉顺帝初年,张道陵入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境内)修道,创立五斗米道,亦即天师道。

鹤鸣山与青城山同属古岷山山脉,东汉汉安二年(143年),在写毕二十四道书两年后,张道陵到达青城山,在此结茅传道,创立了华夏的本土宗教——道教,使青城山成为了华夏四大道教名山之首,青城山也就成为了现今的道门圣地。

我背负着双手,跟随小道童的脚步,一路沿着山梯而上,终于到达青城山最核心的区域:上清宫。

上清宫坐落在青城山第一峰的山峰上,距离峰顶只有短短几百米。

这里是青城派授业传道,召开各种重大会议的地方,一般人是上不来的。

上清宫庄严肃穆,廊角飞檐,是一座气势磅礴的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