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遇上一个老妇人,领着三四个半大小子,老妇人接了铜钱,觉得顾老爷是个心地善良的主,就不自禁地拉着他哭诉起来。
具体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感叹这些孩子的命运,“冬至这个名儿啊,还是是詹军师起的啊,那天正好冬至,遇见詹军师……”
后面顾老爷也没怎么听,耳朵自动把詹军师以外的话过滤掉了,当即就决定带孩子走,到江南过好日子去。
他问妇人“老夫人若不介意,可以让他们跟我一道去,我在江南做生意,府上正缺几个…”
缺个屁!
陆忘遥一想到顾情当时那副嘴脸,就气不打一处来,这几个孩子带回来他就没管过。放在这不用白不用,不就是给詹军师送东西,这几个孩子好歹在月渚十来年,道走的比自己熟那是肯定的,让他们去送不更好。
还有这个传说中军师亲自赐名的冬至,就怪他,必须让他跑一趟。
陆忘遥如意算盘打得响,思来想去没什么毛病,就美滋滋地睡着了。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他就万万没料到这孩子点子这么寸,也没料到偷这么一次懒竟然引出那么大的动静。
正值凛冬,冬至带着一队人马,拉着一箱子金贵的玻璃往月渚走,几天就到了月渚的都城,月渚都城靠着海,算是全月渚经济最好的地方了,但是天黑得早,一到晚上也没什么人气,不像南天关,整夜灯火通明。
要真说去西域,好像月渚更近一点,但是看月渚都城的样子,似乎也没有什么闲钱分出去跑商。
冬至赶到皇宫外的时候,正好是大白天,一路过来看见过不少大官的府邸,曾经觉得做官的都不是好东西,搜刮百姓,现在跟顾情的众多府邸一比,没准这些还都是清官?怎么这么简陋。
之前顾情带着冬至从南天关的顾府,迁到北天关的行府,说在这要暂留一段时间,方便西域的货物转交。让冬至他们把这里上下都收拾一下。
那房子落的灰飞起来好像能把冬至埋住,顾情一次路过,还叹了一句“四海为家,太久没来这里了。”
合着“四海为家”可以理解成“满天下都有我的家”,冬至从前穷,想象不到富人的生活,现在他跟了富人,都好几个月了还是持续地被顾情的富裕程度冲击着。
北天关的行府离月渚甚近,冬至初归故里心里还有点小激动,想办完事就去看看他娘,当初顾老爷给了他娘一笔可观的钱,让他娘带着小儿子,要么再嫁个好人家,要么找个营生。
想起自己那时走的时候,还颇有生死离别的悲壮,想着娘养不起自己,自己非走不可。
不过几个月,冬至竟然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