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曹公子对京中大小事件颇为熟稔,想必也猜到本公子的来意了。”

曹英用水沾湿手指,在桌面上写下一个‘洪’字。

卫昭嘴角挂着淡笑,也沾湿了手指,在桌面上写下一个‘吴’字。

吴洪为一家,要彻底扳倒洪坤,便要釜底抽薪除掉吴家。若要抢回被吴家霸占的曹家漕运,自然也要先砍断洪坤这棵大树。

“曹家虽出身江湖,但天下漕运源自曹家,可想而知当年是何等风光,若论江湖第一帮也并不为过。能有曹公子相助,必事半功倍。”

曹英摇头笑道:“曹家说是掌天下漕帮,其时也不过是执掌三条水域交汇之处。其余各地漕运皆是效仿曹家,所以才有天下漕运出曹家一说。楚时漕运利大,朝廷想方设法收回漕运权,设漕运使监督,又另设督军镇守。即便帮中子弟众多,但多是穷苦之辈,先祖不忍其命丧官兵屠刀之下,又深知树大招风,曹家迟早生变。便当机立断,归顺朝廷。”

“曹家立足江州,朝廷便是派下漕运使,也撼动不了曹家根基。曹家虽归顺朝廷,但与朝臣一向泾渭分明。对待漕运使,曹家敬而远之,多年来达成默契,互不相犯。直到武帝立国,家父为保曹家顺势而为归降武帝。武帝撤掉漕运使,叫各地漕运自行经营。由此一来,各地漕运为争夺有利港口,互相倾轧,厮杀不止。家父不忍江湖同门厮杀,却又无力阻止,日渐憔悴。”

“我曹家家风清正,家父不贪朝廷一分银子,却不防各地漕运暗中使手段贿赂朝廷,由此曹家也成了武帝的眼中钉。曹家满门被灭,又上告无门,这么多年在下心里饱受折磨,又拖着病弱之躯苟延残喘,不知何时才能得报大仇。”

“昔日曹家风光,最终落得这般下场固有小人算计,但朝中无人照应亦是曹家败落的根源。家父执拗,在下却不愿走家父的老路。承蒙卫三公子不弃,若三公子能助我曹家除掉吴氏兄弟,夺回曹家家业,在下愿唯三公子马首是瞻。”

韩崇良说真正的江湖名门与齐国立国后那些漕帮的乌合之众是不一样的。曹家靠漕运发家,是真正的江湖漕帮,即便满门被屠,家族传承犹在。卫昭自然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曹英眼下身处劣势,对于卫昭而言却是十足的好机会,他当然不会放手。

卫昭用扇柄敲打着手心,畅快大笑:“曹公子爽快。旁的不敢保证,但有一点,但凡镇国侯府在,本公子还在,吴氏兄弟如何,曹家只会比他们更好。”

曹英站起身,朝卫昭抱拳行礼:“见过卫老大!”

卫昭先是一愣,随即便是狂喜。他本以为与曹英之间达成共识,最多不过像洪坤与吴则一样,互为依靠。但曹英直接认他做老大,便是承了他这个情,也承认了他这个人。以后不管曹英将曹家发展到何种程度,曹家都是卫昭的人。

同理,曹英之所以认卫昭为老大也并非一时冲动。自林老大夫替他诊病之后,他便有心择一方势力而栖。传闻中的卫三公子乃盛京第一纨绔,但梅苑案以来,他却发现这位纨绔子深藏不露。况且卫三公子乃镇国侯府嫡公子,象州卫氏的底蕴自不是洪坤能比的。

陈大与卫昭打过几次交道,知道这贵公子虽看似玩世不恭,实则颇有心计。单是他替文宇翻案,又治好了他家曹公子,便值得陈大追随。

弟兄几个目光交汇,纷纷抱拳行礼:“见过卫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