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不用上课的么?”
卫远眉眼一耷拉,委屈道:“我都放假好几天了!”
说罢红着眼圈一脸控诉的看向卫昭:“你们太不关心我了!”
卫昭心虚的挠挠头,自家里接二连三出事后,府上就拘着卫远不叫他出门了。每十日一旬休,赶上两次旬休卫昭都不在府上。且未免卫远从外面听来什么不好的东西,府上统一口径,只说卫暄出门公干归期不定。
以往也有这种特例,卫远倒也没往深处想,只是爹不在,二叔出远门了,三叔也总不着家,顿时觉得府上冷清了不少,也没人陪他玩儿了。整日跟着先生读书,也是够无聊了。好不容易爹回来了,又整天围着娘转……
想到这些,卫远就一脸怨念的看着卫昭:“三叔,我想出去玩。”
以前卫昭倒是常喜欢陪侄子玩的,但是他现在自觉长大了,就不能跟小孩子一起玩儿了,有失水准。于是转了转眼珠,忽然想起他开的小学堂来。
府上就卫远一个小的,现在已经开蒙了。父亲原本打算从旁支里挑几个适龄的孩子给远儿当伴读,只是最近事情多就给耽搁下来了。小孩子总是需要玩伴的,他像卫远这么大的时候都敢偷溜出府去街上玩儿了。
丁泉是远儿的小厮,今年都十五了,伺候日常起居还可以。除他之外,应该着手给远儿培养几个得用的人了。
卫昭收起地契,朝卫远抬了抬下巴:“一会儿三叔出门,顺便就带上你吧。”
卫远眼睛一亮,狗腿的跑到卫昭身前,好听的话说了一箩筐,将卫昭从上到下拍了个舒舒坦坦。
自定了乔礼当先生后,那些收留的小孩子便被挪到了城东一个空置的院子,这里就作为卫昭的小学堂。
卫昭收留这些孩子当然不会像教授自家子弟一样。这些人经历不同,资质不同。而城东又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出门随便打听便知盛京城中大小事。将学堂定在城东,一来城东是雁行堂势力范围。二来卫昭也不想把他们养成只会吊书袋的书生。
城东小院里除了乔礼之外,还有两个先生。乔礼主要教经义,孙先生教数术。另外一位是侯府的王管事,他主要负责这些孩子的起居,并教他们认识盛京权贵,一些人情世故还有学习庶务。日常小院的扫洒,个人衣物清洗等都由孩子自己去做。
小院有三进,前院是男孩子,后院是女孩子。卫昭同样派了个嬷嬷教她们规矩礼仪。
大一些的少年现下就跟着霍宝儿在书馆打杂,每月都有月钱。傍晚下工回来也会同大家一起负责杂物。总的来说小院还算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