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长孙恪常住侯府后,自己就被打发的远远的,连最基本的保护主子安危的活儿都被长孙大人给抢了。卫放好怕自己就这么失业了。现下终于终于是熬出头了!
卫放连忙拍着胸脯保证:“少爷放心,属下这就去查!”
卫昭见卫放走路虎虎生风,一脸纳闷儿的跟小楼说:“他兴奋个啥?”
小楼茫然摇头。
外面关于卫昭的各种事迹仍在发酵,半天功夫不到,就已经被吹捧的天上有地上无了,连带着镇国侯府两代人的丰功伟绩也被拿出来说道一番。学子们上午还在谈论诗词歌赋,人生哲学,才过午时,街上的风向就变了。
不管知情的还是不知情的,反正走到哪儿哪都在说镇国侯府的卫三公子如何如何,想不知道都难。
这要是没人在背后煽风点火,傻子都不信。
卫放的确是个出色的暗卫,目光如电,很快就在人群中叨住了煽风煽的正起劲儿的几个人。趁着他们转移战地时将人堵住拿了,好一阵逼问下才找到了这几个人的上家……
不过卫放再出色也只是一个人而已,城西一带是曹英的势力范围,手下一帮漕运的力夫混迹在街面各个角落,若论打探消息,谁能比的上这些人。甚至他们比卫昭这个当事人更早发现不对。
还有城东的雁行堂。长孙恪临走时交给雁行堂的任务就是保护卫昭。所以在察觉有人针对卫三公子时,雁行堂当即采取行动。
两方人马甚至在打探消息时来了一场友好的会晤,并互相交流,查漏补缺。等卫放查到根儿上捧着一颗怦怦乱跳的小心脏回府时,小五和蒋四已经噼里啪啦把情况汇报完毕了。
卫放:……
背后推手并非只有一家。联想前些日子又被重新提及的立太子一事,想也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了。无非是在皇帝和镇国侯府本就摇摇欲坠的关系上再烧一把火,大肆发扬卫昭所作所为,挑起文人对卫昭的敬仰,暗示侯府有不臣之心。既能离间侯府和皇室,又能转移皇帝的视线。一石二鸟。
再加上些许看不惯镇国侯军功甚伟的武将之家推上一把,反倒让事情愈演愈烈。而原本只打算细水长流慢慢渗透的第一位主使者就这样被坑了。虽然能在皇帝心里埋下一根刺,但结果却大打折扣。
关于卫三公子事迹渲染甚嚣尘上,任谁都知道这是专门针对侯府的。往大了说,边关局势正紧张,保不齐还有北燕北狄的人混在其中。皇帝若是因此而对镇国侯府心生嫌隙,那就是识人不清。不止如此,他还要派人安抚镇国侯府,以示皇帝对侯府的信任,以安边关之心。
查出了这些,卫昭倒是无所谓了。反正李淮惦记他们卫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罪名是多一条不多,少一条不少。倒是把李淮气的不轻。
如此一来,若无光明正大的理由,他日后若想动卫家还要防着天下文人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