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州当地将领得知情况,当即禀明府尹,八百里加急传至京城。可这折子还没等送到呢,东州守军韩庆以替先齐王报仇之名义,率军奔袭,火速占领淮中四州。并在连州城高大的城墙上细数先武帝之罪名。
“……先齐王鸿鹄之志,勇冠三军,平楚乱,复天下之清。君臣同心戮力,拥旌万里,何其壮哉!然志未酬,暴死军中,何其惜哉!先武帝贪权欲,少德行,乱人伦。刻薄寡恩之徒,悖道逆理之辈……泄军机于敌国,是为不忠!计杀兄长齐王,使君父悲痛欲绝,是为不孝!少恩于寡嫂子侄,是为不仁!谋夺兄长子侄之位,是为不义!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不配为君!暴君酷政,设通察府,□□朝纲,绞杀功臣,海内寒心。其恶罄竹难书,天下昭然……”
檄文一出,天下哗然。
李淮因卫淑宁之死心中悲痛,听得檄文内容,惊惧交加,当场便晕厥过去。
“韩庆反了,韩庆反了!”他瞪着猩红的眼,反反复复的念叨着:“韩庆反了,卫儒也会反的,他会反的!父皇害死齐王,害死卫尚,逼死韩夫人,杀了齐王遗孤,他们报仇来了,报仇来了!”
“……皇兄,皇兄也会来找我的,还有父皇,我陷害皇兄,逼死父皇,谋夺皇位,我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明德在殿内伺候,听得皇帝高烧之际胡言乱语的话,不由心中大骇。窥知皇帝心里的秘密,若哪一天被皇帝想起这档子事儿,他这脑袋怕也保不住了。
明德胆颤心惊的替李淮擦拭身体,直到药效上来,李淮方才沉沉睡去。睡梦中还时不时抽搐一下,看的明德心里直发冷。
他被提为总管也就这几年功夫,但算起来,他在皇子府时便跟着高海伺候李淮了。李淮是怎么当上这个皇帝的,他心里十分清楚。李淮是如何机关算尽,殚精竭虑的,他也都看在眼里。
那道檄文一语双关,明面上是在骂先武帝,暗地里也在讽刺当今。
李淮心底深处的恐惧在经年累月下被放大,趁他伤神之际席卷全身。他并不惧天下人骂他的父皇,他恐惧过往的黑暗会被一一揭开,天下人会像骂他的父皇那样来骂自己。更恐惧因他父皇之过,臣民反了他,齐国的江山要在他手里断送。
当他知道当年的秘辛后,他心里便久久无法安宁。他曾梦到卫儒用枪尖挑着他的头颅,鲜血顺着枪尖流下,将红缨染的更加猩红,触目惊心……
李淮辍朝几日,朝堂上乱成一片。渭南大捷的消息也在这时传来,只是跟淮中那边比起来,渭南大捷就像一颗落入湖中的石子,荡起了几圈涟漪,便无声无息的消散了。
而大皇子李霐却利用这个时候悄无声息的查清了五皇子夭折一事。
“……清竹苑的魏松本姓姚,名姚松,是姚竹的弟弟。少时被拐,辗转又被送入宫中净身为奴。姚竹一直在找她的弟弟,进宫后也曾托人在外打听过,得知他可能就在宫中,便一直暗中留意。机缘巧合之下,姚竹和魏松相认了。”
“他们姐弟都有一个竹哨。据魏松说,这竹哨是他们姐弟小时候跟一位高僧求来的。姚竹的竹哨里刻着竹字,魏松的则刻着松字。他们就是凭这对竹哨确定彼此身份的。”
冯贵妃道:“姚竹在琼华宫这么多年,怎么从未听她提起过。不止如此,他们若是亲姐弟,平日也当有所来往。可姚竹一向老实本分,甚少离开琼华宫,这有点说不过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