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只有那一瞬消沉,林荆璞便又回过神来,淡声与曹问青说:“曹将军,阿达可安置妥当了?”
曹问青沉肩,道:“涯宾前几日已启程去了南边,已将那孩子送至伍老身边,按二爷的意思给他改了名,叫竹生。只不过事关皇嗣正统,这孩子毕竟是佩鸾公主与异族王格仓所生的,听说好几位大人都不同意让这孩子改姓林。”
“隐去他在草原上的旧名姓便是,姓不姓林,都不打紧。”
林荆璞眉梢微落,似是抖落了一片愁绪至水面上,见那水波荡漾开来,他才缓缓而言:“竹生不姓林,许还能活得更自在一些。”
竹生竹生,傲立于寒霜中新生,又何必再傍林而存。
夜深了,周遭的船只愈发少,寂静一片,唯有几只惊鸟张皇地落在船篷上,也要酣然入眠。
可蓬船中的三人仿佛焦灼起来。
曹问青屏气,道:“伍老一见到竹生,便会知情公主之死并非二爷所愿。二爷若还是忧心南边诸臣会心生嫌隙,老臣可修书一封,向伍老说明事情前后缘由。”
“曹将军此言差矣。”
冯卧盘着腿,笑着叹息了一声:“知情是一回事,可消弥嫌隙又当是另一回事。君王尚且看臣子的政绩评定品阶,臣子也会依照形势来揣摩主上心意。曹将军此时万万不可贸然出头行事——”
“此话怎讲?”
“大启皇帝与佩鸾公主这一步棋,又岂止是让伍老与二爷心生嫌隙那么简单,”冯卧说着便脱了鞋,道:“他还要趁此机会将林殷势力划分为南北两派,伍老在南,曹将军在北。”
曹问青眉头一深,不悦道:“我与伍老虽身处南北异端,可所行之事的皆是为了大殷,又何来党派之分别?”
林荆璞抿茶静听着,心思发沉。
冯卧自己还带了酒,痛快饮了几口后,身子渐暖,彻底打开了话匣:“殷朝虽亡,可皇帝与政权都还在,勉强算个朝廷,朝中的臣子之间就免不了要猜忌勾斗,君主才因此要行权衡之术。曹将军在邺京蛰伏了七年有余,与南边本就少有往来,他们习惯了凡事以伍老马首是瞻。换句话说,伍老要是发令让沈随长久留在南边办差,他定也是撒手不干的。如今二爷滞留在邺京,与曹将军的往来更为密切些。南边诸臣远在千里之外,日夜见不到君主,被迫按兵不动,于是邺京有风吹草动,又一旦与他们的意见相左,难免惶惶不安。山河万里其实是最能阻隔人心的,这是人之常情。”
魏绎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也是帝王,自然深谙权势失衡的弊端。
林殷余党本就四面楚歌,被大启朝廷追捕,哪还吃得消内部不和。
“佩鸾公主之死,只是引线。若没有烂根埋在深处,魏绎又哪能得逞?”冯卧道:“家国分崩离析,大殷没有皇都,才导致南北两边难以权衡,这是不可避免的祸端。”
林荆璞偏头不语,袖口生冷,他今日穿得单薄了些,不由打了寒噤。
“子丙先生这么说来,此时往南修书,是为不妥。”曹问青皱眉道。
“十分不妥。”冯卧的语气重了几分:“恕鄙人直言,此事关乎皇嗣,关乎大殷南北局势,也关乎二爷与臣下的关系,须得慎重处置。曹将军这算是在替二爷求情,他们也未必会领情,反而容易将让所谓‘南党’‘北党’的界限分明,遭人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