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荆璞陷入狼窝斡旋了一年,又与魏绎私交过密。南边旧臣们常以此为议,疑心其叛国投敌,失了君王德行,为此闹出了不少纷争事端。
眼下太子嫡子的出现,无疑便给了那帮人转机与希冀,三郡诸人若知晓此事,必会对林荆璞施以强压。
无论是为了皇嗣、为了三郡诸臣,还是为了林荆璞,伍修贤都不能轻易表态。
“何事喧哗?”谢裳裳听到吵嚷之声,掀帘从营帐中走了出来,身边还跟了个娇俏的小书童。
她打量了毛裕才等人一眼,面上略有不耐,可又笑了笑,从容不迫地说道:“阿璞从小跟我学诗作文,我最清楚他的心性,绝非是这样的人。可毛将军身为一介武官,既然有胆量质疑君王品性,好歹也得先读诗三百,学讽谏之道,怎可口若悬河,妄自揣度还未发生之事?”
伍修贤见谢裳裳出面,先下马去搀扶她。她行得端,没要伍修贤的手臂,挽袖径直便走到了毛裕才的面前。
毛裕才无奈退让了一步,偏头不服:“不敢。下官只是担忧皇嗣安危。”
谢裳裳端庄自持,甩袖侧身:“救皇嗣与接阿璞回三郡,二者并不矛盾,何须让众将士在外冻着身子争执不下。以我所见,毛将军可亲率八百亲兵前往雁南关,及早救回皇嗣与太子妃。且留二百人给伍老去邺京接人即可,以备不时之需。届时,毛将军还可领受一个救驾皇嗣与太子妃的头功,让他们知道你的忠心,何乐而不为?”
“这……不可!”毛裕才皱眉不悦:“下官身份卑贱,怎可为了冒功而僭越迎回皇嗣,此事须得由伍老亲自出面——”
并不是毛裕才自己带兵救不了人,只是伍修贤是大殷第一把手的托孤重臣,论品行,论战功,论名望,他都当之无愧。
眼下他先救谁,旧朝中人的心便难免会向谁摇摆。
太子妃手书中,口口声声称呼伍修贤“亚父”,便也是想求得他的庇佑与偏袒。
“若要去雁南关,折返至少五日,到时候便来不及入京,”谢裳裳稳稳地说:“你说太子妃与皇嗣身涉险境,那么阿璞已与启帝失约,他在京中就能确保安全么?皇嗣是重要,但邺京中的人是大殷的皇帝!毛将军舍本逐末,怕也不能够服众吧。”
一众将士纷纷低下头。
毛裕才顿时面红气急:“下官、下官——”
“此事不必再议,就依照夫人所言。”伍修贤望着谢裳裳,语气不容置喙,拍了把曹双的肩,便上了马:“带路,接阿璞去——”
曹双心下一沉,立即起身上马:“是!”
第79章 故园 “尤其,当这皇嗣还是个男孩——”
阴云稀疏,为国丧所制的白幔还挂在城头招摇。
“曹双是怎么办的事,摸黑便出的城门,到如今也没见个人影!”曹游斜坐在马车的凭轼上,无趣地往地上甩打马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