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来不爱艳色,今日却对那红色嫁衣格外欣喜,那可是文乐亲自挑选的。
布料与往常的料子不同,上头密密麻麻绣着暗纹“ ”字,是文乐请了城中出名的绣娘赶工绣的, 字用了多个字体,绣了恰好百个,取百年好合之意。
傅骁玉看了文乐一眼,勾着唇踏进了轿子里。
“起轿!”
文乐坐在马上,傅骁玉坐在轿子里。
原本半个时辰能到的路程,竟是走了一整个时辰。
傅骁玉掀开了帘子往外看,从城南到城北的路,文乐没走,带着吹锣打鼓的喜庆,绕了一整个金林城。
小孩儿站在路边,等着那些个手上拿着包裹的丫头小子们丢喜糖,捡到一颗就得说吉祥话。
百年好合、吉祥如意、早生贵子。
傅骁玉想翻白眼,却止不住笑意,心想要真能生,倒是乐意给文乐生个。
真不知道文乐小时候是哪般模样,铁定和现在一般,可爱又俊朗。
好不容易轿子停了,外头吹锣打鼓的人嘴酸得想骂娘,听外头说镇国府大方,早知道今日得吹这么久,讨价还价的,该要多拿一半的赏钱。
负责流程的媒人对文乐说:“还请少将军踹轿门。”
踹轿门,是个说法。
说是怕新妇不懂事,丈夫得在嫁娶头日给她个下马威,知道这府里谁当家。
文乐下了马,没理会媒人的叨叨,直接掀开了帘子,对傅骁玉伸出了手。
傅骁玉握了上去,这才发现对方手心里全是汗。
原来他比想象中,还要紧张。
踏过火盆,拜过高堂。
傅骁玉先一步进了洞房。
他在这屋也不知道睡过多少次了,被文乐闹脾气赶出去时,屋子里一半是兵器,一半是兵书。
如今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那些血腥物件儿一并丢到了旁边的宅院,屋子里放着他的书画、砚台,还有那些个保存妥当的古书。
红色的 字恨不得贴满整个屋子。
傅骁玉笑着走遍了整个屋子,最后在桌前找到个纸条。
【柜子里放了糕点,垫垫肚子】
哪儿有新妇嫁人还记得吃东西的!
傅骁玉心里骂着,却也不得不感叹如今文乐的妥帖。
他坐在床沿,拿着春饼慢悠悠地吃着。
文乐在外也事儿不少,傅骁玉刚进洞房,皇上就来了。
老夫人与文乐对视一眼,跪拜迎人。前来参加婚礼的官员也不少,挤挤嚷嚷跪了一地。
文帝没久坐,敲打了一下文乐后,便带着蒋玉离去。
凳子还没坐热乎呢,九殿下又来了。
朝中大臣心里都骂街,心想这傅骁玉和文乐到底是面子大,一个新贵,一个皇子伴读,哪个来了都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