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活泼可爱,缠着元晴问问题的样子,像是闹人的小家雀。
“农活忙完了,学生就要过来了,你还要沐浴吗?”祝青岩问。
元晴疲惫地点点头,说:“劳烦了。”
祝青岩耸耸肩膀,将干净的衣物收纳好,又去认命地烧热水。
村落中的生活平淡,他的心也跟着静了下来。只是不知道自己照顾的这人到底什么毛病,每日中午便要沐浴一次,次次都要将水泡得没什么温度了才肯出来,那小脸白得跟生了重病似的。
祝青岩往灶膛底下塞了塞木柴,又想起自己哥哥说的,这人还不是普通人物,曾经是前皇钦点的状元,还任职过大理寺少卿。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要跑这么远的地方来。
难道是站错了队?
祝青岩想着,甩甩脑袋,将热水送到了元晴的屋子中。
《三字经》、《论语》和《春秋》,自己曾经痛不欲生的书册,原来这么好背。
祝青岩在屋外,跟着那些小娃一起摇头晃脑的,念着文绉绉的话。
天色渐晚,孩童们说着小话,拉着手回了自己家中。
炊烟袅袅,每家每户都开始升起灶膛做饭。小小的村落中四下都是蝉鸣蛙声,吵闹之中能觅得一瞬的宁静。
祝青岩并不会做饭,炒两个菜和村里老姨做的馍馍便对付一顿了。好在元晴不挑,跟个猫似的,祝青岩都怀疑那筷子根本不用洗,连油都没沾上。
“元夫子,吃饭了。”
祝青岩敲着门,侧耳一听,屋中没半点动静。
可是睡过去了?
祝青岩抿着唇,心想都是大男子汉,也不存在谁占谁的便宜去。想到这儿,祝青岩便将那门推开。
纸屏风上头画了一棵劲松,祝青岩一歪头就见倒在地上的元晴。
“元夫子?!”
等元晴醒来,已是二更天的时候了。
屋中熏有安神香,祝青岩靠在远处的桌上,浓茶已经没了温度,苦涩的味道十分明显。
“祝兄弟,回房睡吧。”
祝青岩迷迷糊糊睁开眼,说道:“元夫子,你终于醒了。村里大夫说你太累了,身子骨虚得很,我瞧他那模样也不见得是个正经大夫,不如明日休息一日,我带你去兰都城里一趟?”
元晴勾着唇笑笑,说:“我自己的身子我清楚,没什么大碍。”
元晴这么说了,祝青岩也不好再说什么,挠挠头发便离去了。
围棋的残局还没解开,元晴咳嗽着,用白净的帕子捂住自己的嘴,掩去口中的腥甜。
病入膏肓,二皇子不是没有请过大夫。这个毒并不像断肠草那般的急,却吊着人性命,不得安宁。大夫都说解药不易做,以毒攻毒,剂量便要一点一点的斟酌,若此时开始,只怕等做成的那天到了,他的命也......
这具身子的兰花香怎么也祛除不了。
元晴心想,若哪日油尽灯枯了,便求着祝青岩找一把火把他给烧了。和那元家三十二口人一样,都烧成灰,入了元氏的祖坟,也算得上他元晴一份孝敬。
元晴拿着孤本棋局看,想要执子,却觉得棋子都有万斤重,拿得起放不下。
这夫子也做不了多久了。
村落的清晨总是比城镇中的还要早些。
露水还结在草木上,村民们便要开始一日的农忙。露水浸湿裤腿,恼人的蚊子也清醒过来,围着水牛的身上打转,被那牛尾扇开,又不厌其烦地再次缠上去。
祝青岩起了个大早,去本家带了一位大夫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