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在上的皇帝半阖着眼,手指无节奏的轻敲在案几上:
“说吧!”
“父皇,儿臣恳请你,留顾白极一命。”
“阿九。”皇帝睁眼看着他,“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出口成祸,是要杀头的。”
“父皇。”九王神色不变,继续道,“就算大昭胜利之局已定,顾白极若死,难保他国不趁机牟利,国内连连征战,短期内再耗不起一次战争了。而顾白极此战成名,留他,不仅能威慑四方,也能让乌纥降书下得更加干脆。”
皇帝神色莫测的看着他,半响,方才道:
“是个理由,但是不够。”
九王脸色越加的灰白,深深伏下头,缓缓道:“儿臣……还有一计,能解父皇后顾之忧。”
京郊,班师回朝的马车上,则安禹放下车帘,嗤笑道:“京城还真是一如既往的繁华锦绣,若非从边疆一路行来,看尽沿途的民不聊生,还真以为他大昭的江山四海升平,内外如一。”
顾白极道:“安之,慎言,京城不比外面。”
“没办法。”则安禹道,“拿命拼来的胜利,却原来是自己人的手下留情,一想起来就觉得憋屈!”
他说着又想起战场上最后一刻姗姗来迟的,对胜利起关键作用的援军和粮草,眉头深深皱起,“将军,你说这皇帝究竟是什么意思,不是想要咱们的命吗,依然都做的那么明显了,怎么最后居然还后悔了,难不成良心发现?”
则安禹说着自己都觉得有些好笑,算了,与其等着那位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良心发现,他还不如相信对方是有了什么更加阴损的计谋。
顾白极道:“有什么计划,回京一看便知。”
则安禹远远看着露出一角的宫殿飞檐,眼里露出一丝厌恶,“这朝堂之上,宫墙之中,可真是个十足的嫌恶之地。”
顾白极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眸底却渐渐幽深:
又是两年过去,也不知那道宫墙之后的她如今怎么样了。
两年前,乌纥准备充足来势汹汹,两年后,乌纥送来降书,割地称臣。
不得不说,此战赢得非常漂亮,班师回朝的队伍受到沿途百姓的夹道欢迎,场面堪称壮观热烈。
陛下率群臣迎出宫门外,重视程度自是非同一般。
顾白极在距离皇帝尚有些距离是便翻身下马,往前走几步之后见礼道:
“臣顾白极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皇帝上前一步将人扶起,“顾将军佑我大昭和平,劳苦功高,辛苦了,”
“臣幸不辱命!”
之后回朝述职、论功行赏,大小功臣封赏完,轮到顾白极时,皇帝笑道:
“顾将军此番功劳之高,载入史册亦不为过,不过顾将军之职已是武官之最,再往上朕也不知道给你封个什么好了。”
皇帝说着顿了一下,玩笑道:“若不然,朕就学学前朝,给将军封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如何?”
皇帝言出,满朝皆惊。
“陛下过誉了,臣愧不敢当。”顾白极极为淡定,说着又道,“陛下恕罪,臣斗胆,讨一个封赏。”
“哦?”皇帝很感兴趣的问道,“顾将军且说来听听?”
朝上众臣的目光亦齐刷刷的落在顾白极身上,等着他说出个所以然来。
顾白极不紧不慢的说道:“臣不要官职也不要金银,斗胆向陛下讨一个假期,休养一下这残病之躯。”